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中經濟政策分道揚鑣

美中經濟政策分道揚鑣

據《經濟日報》社論,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傷害,由於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估計全球經濟成長將至少拖慢五年。就主要國家而言,中國表現相對最好,2020年成長2.3%,這當然得力於中國經濟體質的厚實及對疫情及時有效的控制,也正因為如此,一般估計,中國GDP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之首將比早先預期提早五年,最快或將在2026年實現。與此同時,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面對疫情衝擊,美、中兩國顯然在經濟對策上出現歧異,準確地說,美中經濟政策開始分道揚鑣。

美國的因應之道還是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國的QE政策始自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當時紐約華爾街投行破產,情況十分危急,剛上任的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當機立斷,採取了QE,目的在阻止金融機構及大企業跟著破產,此一目的未久基本達成,金融形勢在2009年第2季穩定下來,但Fed當局投鼠忌器不敢叫停QE,於是有了QE2、QE3,自此只要經濟形勢略見不穩就來個QE,最終幾乎是QE成癮了,直到目前。

去年底,Fed宣布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不變,由於貨幣寬鬆、QE不斷,以致利率長期維持接近零的水平;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甚至宣稱,Fed接近0%的基準隔夜利率將持續到2023年。

美國金融市場的長期低利率政策,最終導致美國出現「K型」復甦現象。由於實體經濟除少數高科技產業外總體疲弱,QE政策下源源釋放出來的大量流動性不被實體經濟所吸收,於是進入了股、匯、房市等資產市場,導致資產價格大幅飆升,也醞釀出許多資產泡沫,此即表現在「K」字型中向右上翹的部分,讓人感覺一片榮景;但與此同時,疲弱的實體經濟並未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與所得,原本的中產階級變成了低收入階級,此即表現在「K」字型中向右下方延伸的部分。合起來看,美國社會正在出現日益嚴重的貧富惡化現象,這也是近年來美國社會內部矛盾激化及政治發展出現民粹主義的時代背景。

美國如此依賴QE,也與財政政策受制於美國債台高築及財政擴張計畫屢屢為國會牽制有關;美國的財政困局也同樣制約了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推動。總的說來,美國經濟已陷入了一個長期疲滯階段,不幸的是,這又倒頭回去更加重了對QE貨幣政策的依賴。

中國在2008金融海嘯爆發後與美國類似也採取了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一年新增貸款近10兆,不僅如此,為了「保8」,還加碼了4兆的財政支出。結果保8%成功,並且還對該一時期的全球經濟成長作出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貢獻。然而,隨之而來的是諸多後遺症:房市出現巨大泡沫、產能嚴重過剩、地方債金融債大幅擴增。2013年上台的習近平不得不立即宣布「三去」政策,即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來矯正前期的政策錯誤,引導經濟返回正軌。

有了這樣的經驗,中國政策當局即力守貨幣紀律,不再重蹈「大水漫灌」的錯誤政策,並在大方向上開始更著重「供給側」改革,包括:一、大力投資推動技術自主創新,此即「中國製造2025」及「中國標準2035」的主要內涵;二、持續推動包括混合所有制在內的國企改革;三、經濟改革更大幅地走向開放,擴大進口,放寬投資限制;四、持續擴大基礎建設。2020年在全球疫情肆虐及貿易戰、科技戰的強大衝擊下,中國仍取得2.3%的正成長,充分證明了中國堅持此等健康發展政策的正確。

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先行者,但可惜美國已走上腐化資本主義的歧途,不僅無力矯正資本主義的原罪即貧富惡化,反而還讓資本無序地進入並控制了包括政黨、國會、金融、媒體、軍火等幾乎每一個領域。中國則是在1979年改革開放後在社會主義的主導下向市場經濟及混合產權制進行摸索,目前仍處初級階段,但從經濟效率、社會公平及可持續三個角度評價,成績已屬不俗。

社會科學研究者是立一個研究題目的時候了。

引用來源:經濟日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