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拜登演說概要

拜登演說概要

美國總統拜登於29日上午9點發表首場國會演說,談話中強調自己從近100天前繼承一個陷入危機的國家後,政府已經開始扭轉這一局面。

拜登在演說中指出「自宣誓就職並繼承一個國家以來已經過了100天」,而美國原本陷入諸多危機,包括一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內戰以來對民主最嚴重的威脅等。

而拜登強調自己在上任100天後,有信心能向美國人民報告「美國又在往前邁進中」,獲得滿堂喝采,拜登更進一步高呼「把危機變成轉機、把危機變成機會、把挫折變成力量」。

揭大規模支出計畫、也談中俄

美國總統拜登28日晚間9時將登上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他就任總統後首次國會演說。白宮發言人莎奇(Jen Psaki)表示,拜登將談論就任100天的回顧與前瞻,並提出大膽的「美國家庭計畫」(American Families Plan),相信無論是民主黨人、共和黨人或無黨籍人士在內的全國國民均為此振奮。

拜登在國會公布這項最新大規模支出計畫,莎奇接受MSNBC訪問表示,拜登期待這項計畫可以團結國會。

問到爭取共和黨的支持,是否需要分拆處理。莎奇說,將聽取包括企業界及民眾的正反意見,拜登將在近日內邀請國會代表赴白宮聽取意見。

除了內政,拜登也預計在國會演說談到俄羅斯與中國大陸。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接受MSNBC連線訪問表示,中國大陸是美國面對的最重大的戰略挑戰,中方的經濟影響力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加,對美國盟友在內展現的侵略和專斷越發增長,美國明確表示,歡迎競爭、不尋求衝突,美國會堅定捍衛盟友與夥伴,為國際規範挺身而出。

蘇利文說,美國不會為了確保與中國大陸在氣候變遷或核擴散等方面合作,而在其他方面有所保留。

此外,蘇利文提到,拜登已私下且直接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溝通,表達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部隊集結的擔憂,並重申美國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承諾,美國也持續密切關注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尼(Aleksey Navalny)的健康情形。

蘇利文表示,美國會持續透過最高層級的外交溝通,與俄羅斯對話,而非公開下最後通牒。

4兆1千億「下一代新政」

拜登所提出的大型投資方案,其實早在華府醞釀了一些時間,媒體與政壇也早已收到白宮提前釋出的「內容方向」——這也是拜登上台後的基本團隊風格,「提前預告,避免驚喜。」——因此拜登實際演說的內容,反而沒有太多令人振奮或憤怒的意外表示。

根據白宮的政見計畫,在2兆3,000億的大型基礎建設中,聯邦政府將全面修整、擴建各級交通運輸系統,包括近20年不斷被詬病落後的鐵公路網路升級,以及重要機場、港口的貿易擴建;與此同時,關於「電動車」的新時代硬體支援配合與更新補助,亦成為重點的發展項目。

至於1兆9,000億的「社會安全網支出」,則因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陳年的意識形態對抗,而顯得更為大膽且充滿困難挑戰——其主要的投資對象,集中在家庭與教育,其中大筆資金更是集中在「嬰幼兒照護」與「聯邦有薪產假/育嬰假」...等攸關下一代照護的超級爭議題。

在拜登的投資計畫中,聯邦政府計畫在未來10年內投資2,000億美金,以達成「全美公立托兒所免費」的政策成果,讓3~4歲的小孩能得到更多的免費托育照護;除此之外,拜登政權還打算另外注資2,250億美金,跨大「兒童照護」的公費負擔與適用範圍。

白宮方面表示,免費托兒所與兒童照護的投資倍增,不僅是聯邦政府對於學齡前兒童們作為「下一代美國公民」的重要責任,更重要的目的其實是照顧中產階級的「一般美國家庭」。透過政府的投資與重視,社會將能更進一步分擔家庭的育兒責任,育兒的父母們則可更心無旁鶩地重返職場,這一方面既能照顧好下一代,二方面也能解放更多人力重返勞動市場,對家庭、經濟、社會與性別平等,都帶來良性的正向循環。

除了投資公托、幼教與基礎教育以外,拜登也誓言推動糾纏美國數十年卻始終停滯的「官設有薪假」——根據規劃,聯邦政府預期將在未來10年內投資2,250億美金,並結合聯邦法規與公費投資,讓全美的勞工都在遭遇「生產、育嬰、家人照護與個人病假...等生心理因素時」,享有最多12個星期、每月至多4,000美金的「帶薪假」。

事實上,在美國自由化的勞動市場裡,勞工的各種假期與是否帶薪,都是與雇主直接談判的約定。以近年來最受重視,但卻始終未能有效改善的「產假」為例,就是直接衝擊美國廣大家庭的爭議問題。

在美國,所有的企業都得遵循聯邦政府的《1993家庭與醫療休假法案》,給予新手媽媽最多12個星期的「生產休假」;但該法案並沒有規定業主「必須支付產假薪水」或負擔特殊的保險費用,因此申請產假的職業婦女們,僅有極少數能享有全薪的生育保障。

於是,大部分的新手媽媽都只硬打起精神意志、以最快的速度重返工作崗位。但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恢復期並不一致。因此這種硬上的身心壓力,往往也是產後憂鬱症、新生兒發展受阻、與新手父母出現家庭問題的關鍵負面原因。

近年來,隨著美國人口戰略的變化與發展,如何維持美國健康的人口成長與下一代發展質素,也成了左右兩派共同關心的重大政策。因此像是在2020年大選之前、川普總統敗選前的最後一次國情咨文中,共和黨方面也首度提出了「公費帶薪產假/育嬰假」的重大轉向政見。

事實上,在過往的「生產帶薪假」辯論中,主打經濟自由主義的共和黨人,大多抱持著反對介入的態度,其主張勞動合約的談判,應視不同工作與產業性質「讓勞資雙方自行談判」,若市政府過度介入與管制,恐會增加資方的聘雇成本,最終反倒易造成女性與有兒家庭被刻意排除工作機會的不良結果。

然而在2020年3月,美國卻遭到了COVID-19疫情的全境入侵,病毒蔓延的狀況不僅癱瘓了美國的社會與經濟。對於中產階級與基層勞工,更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災難性衝擊——之中連帶延伸出來的,即是「帶薪病假」與「帶薪家人照護假」的心碎議題。

在這場世紀大疫之下,許多基層勞工就算生了病、染上了肺炎,但卻無法放棄工作收入,而只能硬著頭皮上工。結果就是許多家庭的心碎故事,以及大量受迫性失業、甚至是職場群聚傳染...等災難狀況。因此,在拜登版的「公費有薪假」政見中,拜登政府的照護又比川普多出了「個人病假與家人照護」的帶薪假適用範圍——於政治層面上,其也呼應了疫後美國所學到的基層教訓。

不過投資下一代是一回事,直接對敏感的勞資問題燒錢,則就是直衝兩黨意識形態差異的關鍵大戰。就算政府承諾要用公加預算擔保勞動權益,但對於資方、特別是美國中小企業的人事成本衝擊為何?聯邦政府要從哪裡生出那麼多個「千億預算」?亦都引發了國會兩黨的暗潮大戰。

所以錢從哪裡來?拜登在演說中也點明了答案:「加稅——特別是追加大型企業與華爾街的富豪稅。」

根據白宮與美國財政部近期釋出的風聲說明,拜登政府準備推動大規模的加稅計畫,加倍調漲企業稅、資本利得稅與全球最低稅負率,借此來「資助」這4兆1,000億的《十年新政計畫》。其所規劃的邏輯,是透過對於富豪與跨國大型企業的增稅,來推動結構性的勞資與社會改革,並藉此扼止或扭轉美國貧富不均的階級鴻溝。

此一政策,不僅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不斷引發美國自由派抗爭的「公義訴求」,在2020-21年的全球疫情中,美國也同樣遭遇了「富者趁疫發財,平民群體破產」的極化狀態。因此要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避免疫後的美國社會進入無可收拾的貧富對抗與人力斷層,亦成為拜登與民主黨不斷喊急的「改革號角」。

然而加稅——特別是加倍企業稅,多追徵近7,000億美金公司稅錢的目標——卻同樣遭到了共和黨的強烈反彈。保守派認為,在全球大疫之下,美國企業也同樣處於「復甦階段」,此時的片面加稅不僅會拖累產業復甦的重起腳步,許多被疫情搞得半死不活的美國企業,更可能因此重創反倒破產,「這對於勞工、中產階級根本適得其反!」

拜登的加稅政策目前也引發財團圈的緊張討論,儘管像「人類首富」Amazon的老闆貝佐斯(Jeff Bezos)就公開支持拜登的加稅政策;但根據美國資方遊說團體「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對178名頂尖CEO的調查採訪,98%的美國頂尖企業擔心拜登的加稅「會帶來直接負面影響」,並有超過7成反應「這會迫使企業在勞工問題上採取更保守的對策」。

拜登的「大撒幣大加稅」方針,也被許多美國進步派媒體稱作為「繼小羅斯福『新政』之後...美國歷代最冒險的國家改革」。但就實際狀況而言,拜登所面臨的狙擊挑戰,可能還更為嚴重——這一方面是因為拜登的政治籌碼時間非常短,比起展望10年投資,以少許席次勉強「完全執政」的民主黨政權,極可能無法在2022年期中選舉裡,維持參眾兩院的多數黨地位。

《金融時報》表示,儘管離2022期中選舉,還有大約1年半的時間、共和黨至今也尚未能找到川普下台後的黨內第一領袖。但根據地方政治民調與政治獻金資訊,共和黨在佛羅里達州、德州...等大型搖擺州的支持度,已出現「壓制民主黨票倉」的跡象;而幾名被共和黨財團金主封殺的「川派議員」,亦在今年上半年的募款行動逆勢爭取到了更破紀錄的草根金援支持。

鑑此,如果拜登無法果斷有效地推動新政,並快速地於2022年取得「初階段成果」。反咬回來的鐘擺效應,很可能會嚴重衝擊國會的期中選舉生態,若再度失去完全執政的機會,所有的改革口號則可能形成泡影,屆時79歲的拜登也很可能提前進入跛鴨、甚至連任機會遭遇自己人挑戰的危機狀態。

但面對各方壓力,新政百日仍獲得過半民意肯定的拜登,仍大力強調自己對於工會、基層勞工與一般美國家庭的支持,打造這國家的可不是華爾街,真正打造國家的,是美國千千萬萬的中產階級。

 

來源:聯合報整理、拜登演說全文

引用來源:聯合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