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在地化2.0 全球卡位戰
美中貿易戰、疫情都促使全球區域化供應鏈成型,包括知名大廠蘋果、三星、Google、任天堂,或是筆電、汽車零組件、工具機、服飾品牌、醫療器材等產業,都逐漸採取「就地供應」的產銷體系,目前供應鏈還持續重組中,且未來還需不斷強化韌性,才能符合新的趨勢。
台廠控股 調度多樣供應鏈
包括台積電決定啟動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先進製程的晶圓廠作業,也計畫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合作,在東京近郊合資興建先進封測等;環球晶也宣布斥資逾一千三百億元,收購全球第四大矽晶圓廠德國世創公司,讓全球生產據點由原本的七國十六個廠,增為十國二十個廠,都是朝向區域化布局的明顯案例。
安侯建業全球資產配置戰略中心主持人陳彩凰說,這波供應鏈重組有三種態樣,首先是在中國大陸之外尋找第二生產基地;第二種則是雙供應鏈,在大陸市場建立完整的產銷和管理體系,而在非中國大陸市場的產銷管則只賣給美商;第三種態樣則是台灣需要趕快思考的,也就是以企業的母國作為控股中心,不限於單或雙供應鏈,而是作為產銷中心調度出很多供應鏈。
供應鏈移轉 多重風險待解決
不過,這次供應鏈重組,已是最佳解了嗎?貿協示警,「供應鏈移轉」還不能解決韌性不足的問題,對未來包括環境風險、政治與政策風險、物流風險等新風險交錯、甚至可能同時發生,為了增強韌性而轉型的供應鏈需要「二點○」的新策略。
以全球車用晶片缺貨為例,其起因為「預測失準」導致的供需失衡,貿協表示,預測失準是由於多維且動態的供需變數難以掌握,如疫情影響前景展望、宅經濟與遠距需求爆發、新興科技、產能滿載等,揭示供應鏈需要更多前瞻的預測能力與敏捷的應變能力。
蘇伊士卡船 催生供應鏈通膨
而蘇伊士運河發生的長賜輪擱淺事件,放大了疫情後海運缺櫃、港口壅塞狀況,使長鏈物流受到打擊。同時,這些供應鏈現況的不足,進一步衍生缺貨與缺櫃造成的「供應鏈通膨」。
貿協表示,造成供應鏈通膨的原因有四:原物料價格上漲、貨櫃供不應求造成運費上漲、貿易戰關稅壓力,與零件短缺導致成本上漲,也就是說,「短缺」就是主因,這使廠商囤貨,又更加劇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