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可能低估通膨風險
據《中國時報》報導指出,每當談及美國的通膨形勢時,聯準會主席鮑爾和其他主要決策官員總喜歡使用「暫時」(transitory)一詞來形容升高的通膨壓力,即使是剛發布的4月決策會議紀要暗示聯準會可能開始討論收緊政策的計畫,但也再度重申美國央行對通膨前景的樂觀看法,惟隨著美國社會持續解封、經濟熱度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經濟學家和重量級產業人士向聯準會喊話,該是時候正視通膨威脅了。
美國重演70年代滯脹危機? 聯準會或許低估風險
部分經濟學家警告,美國通膨升高的態勢,似乎遠超出聯準會所希望的。聯準會一直以來不斷重申與強調的「暫時」一詞,最後很有可能變成暫時的用語,鮑爾或許將需要一個新的名言,來描述通膨或許已經變成一個「有點棘手」的問題。
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長及前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還是現任主席鮑爾和其他央行官員,均一再重申美國經濟尚未從疫情造成的衰退中完全復原,尤其是就業市場。
聯準會上周發布的4月會議紀要顯示,隨著美國經濟活動強勁復甦,央行決策官員認為或許有必要在某個時間點開始討論收緊貨幣政策。但儘管如此,聯準會官員對美國的通膨情勢仍大致抱持樂觀的看法,認為近期的物價壓力會在今年逐漸消退。會議紀要指出,隨著經濟逐漸重啟,持續升高的需求加上供應鏈問題,將使通膨率升破央行設定之2%目標,但央行決策官員們大多認為,在這些因素造成的「暫時性」影響消退後,通膨就會緩解。
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4月會議通過維持基準利率於近零水準不變,每月至少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亦維持不變。除此之外,聯準會亦上修了對美國經濟的看法,稱經濟成長已經「增強」,而通膨正在升高。
當時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對政策按兵不動提出了解釋,他表示,美國的經濟復甦仍「不均衡,且距離完全復甦仍然遙遠」,經濟尚未達到「進一步取得實質進展」這個讓聯準會開始調整政策的門檻。
惟隨著美國持續普及疫苖接種,以及消費者手上還有政府發放的現金可以花用,美國正加速走出疫情的陰霾,其國內薪資攀升、公債殖利率升高、房市持續熱絡,且由於需求高漲,加上供應吃緊,許多零售商品價格也正在上揚。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揚4.2%,遠超出3月的年增2.6%,並創下2008年9月來最大年漲幅。而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估將成長近10%,近來發布的製造業和支出等指標亦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
在國際方面,近來印度、日本、南韓、台灣、越南、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疫情急速惡化,這些國家大多是全球製造業的重鎮,一旦疫情失控導致產品和零組件的供應再度斷鏈,勢必使困擾全球的供應短缺問題更加雪上加霜,也將很快反映在美國已經急升的物價上。
IMA Asia常務董事Richard Martin上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警告,亞洲主要工廠若為了防疫而關廠,或是供應鏈出現其他任何「閃失」,都很有可能導致通膨急升,這很快就會反映在美國的消費者物價上,速度之快將超出此事對中國物價的影響。他認為隨著通膨急升,聯準會可能被迫提前升息,「聯準會可能不得不在今年底提高政策利率,而非像他們所說的,距離升息還有一兩年時間。」
另有經濟學家警告,雖然美國經濟、尤其是就業市場,確實仍未完全脫離谷底,但聯準會可能低估了近來的反彈,以及像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那種通膨飛漲的可能性。
70年代的大通膨時代
事實上,對70年代通膨失控,以及當時家庭財務如何受到重創還有記憶的美國人,現在都已經是60歲以上的人了。
這是一段慘痛的記憶,到了1980年3、4月時,美國的消費者通膨已經達到14.7%的驚人高點,經濟陷入了「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的噩夢,在經濟成長乏力之際,物價仍持續升高,企業倒閉、銀行破產家數和失業率都創下了二戰後新高。當時美國的失業率一度升至10.8%。不過,這仍低於2020年5月公布的美國4月失業率14.7%,受防疫限制和封鎖措施打擊,美國失業率創下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新高記錄。
為了遏阻通膨進一步失序飛漲,聯準會前主席沃克(Paul Volcker)祭出了鐵腕政策,他開始限制貨幣供應並提高基準利率,這才壓制住了通膨,雖然當時傳統的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最高升至18.45%,但物價開始緩解,讓仰賴固定收入的人鬆了一口氣。
根據今年5月20日公布的數據,美國該周30年期抵押貸款固定利率為3%。
這個工作相當吃力不討好,當時沃克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曾表示:「控制物價上漲比我想像的困難許多,且耗時更長,這讓我有點吃驚」。他並表示,沒有人支持這些前所未見的行動,所有人都說這根本是聯準會在胡搞。
現在或許很多投資人未曾經歷過那一場 通膨和經濟噩夢,但對通膨急升的疑慮仍然主導了近來的市場走勢。
通膨來勢洶洶 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如何看?
Nordea Asset Management資深總經策略師Sebastien Galy表示,聯準會一直釋出通膨只是「暫時」現象,而且美國還有800萬人失業的訊息,但問題是,從木材到勞動力,乃至於企業的定價策略,各方面的物價預期都已超乎經濟的現實面。
Insight Investment資深投資組合經理Gautam Khanna則表示,這個「暫時」會有多長?可能從兩個月到18個月不等。投資人不會歡迎這種不確定性,我們預期市場將陷入波動。
Chilton Trust聯席投資長Jennifer Foster表示:「我們正處於供應和需求嚴重失衡的漩渦中。」但她也表示,許多企業引進更多自動化技術並砸下重金提升生產力,那可能是「通膨失控的解毒劑」。也就是,美國一些大型企業正盡可能吸收不斷上漲的勞動力和商品成本,而非將之轉嫁給消費者。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Kit Juckes表示:「美國通膨揚升只是暫時現象,亦或是聯準會已經自滿到危險的程度,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將看到未來幾個月,對通膨升高的容忍度將進一步受到考驗」。
Honeywell執行長Darius Adamczyk則警告美國必須留意通膨,他向華盛頓當局喊話,不要再採取更多措施來提振已經面臨通膨升高、勞動力短缺和原物料供應吃緊的熾熱經濟。
Honeywell是以市值計全球最大的工業集團,該公司正苦於應付從勞動力到鋼鐵等各種成本升高的壓力。Adamczyk表示,我們看到了非常巨大的通貨膨脹。他表示,即使提高工資,但Honeywell仍然面臨招募不到人力的問題,尤其是製造業務。他並表示,造成勞動力短缺的主要原因除了健康疑慮和托育問題之外,還有聯邦政府加發的失業給付。
Adamczyk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經濟相當繁榮,我們必須小心不在計畫中的後果,也就是通膨」。他雖然擔心通膨失控,但並不認為現在通膨已經到了非常失控而無法抑制的情況,不過他也提出警告:「無論是透過實際發放激勵金或是透過利率,在有關於多少激勵有助於提振當前經濟方面,我們必須謹慎行事」。
引用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24001025-260410?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