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 竟不用限水的秘訣曝光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 竟不用限水的秘訣曝光

台灣梅雨季終於到來,台灣人體會到「久旱逢甘霖」的喜悅。限水當下讓人意識到水這個平凡資源有多珍貴,但隨雨水落下,台灣政府或人民的危機感是否也快速沖刷流失?從「抗旱老手」加州的身上,我們應該學到:預防,是最重要的事。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加州好不容易脫離乾旱2年,今年將再次迎來史上最嚴重的乾旱之一。2011到2019年,加州承受長達7年的乾旱,直到前幾年經歷雨水較豐沛的年份,官方才宣布乾旱解除。

但目前,加州1,500個水庫水平比一年中應該處於的水位還低50%,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已宣布該州58個郡中41個郡進入乾旱緊急狀態。

雖然乾旱在加州很常見,因為加州是地中海型氣候,本來潮濕和乾燥年分就會交替出現,但氣候變遷正把這種自然循環變成災難。加州各地氣溫越來越熱,例如2020年,洛杉磯郡一地曾偵測到史上最高氣溫攝氏49.4度,高溫導致水庫的水加速蒸散,也導致加州3成供水都依賴的內華達山脈積雪加速融化。

從加州的例子,可以看到嚴重乾旱的影響擴及生活各層面。鮭魚、淡水漁業都需要水庫的水,農夫需要水灌溉作物;2014到2016年,乾旱使50萬英畝農田荒廢、2萬人因此失業。

在加州,缺水還會影響供電。假使加州最重要的水庫奧羅維爾湖(Lake Oroville)水位達史上新低、低於195公尺——很有可能於今年8月底發生——加州政府將被迫史上第二次關閉一個主要發電廠,使電網供電吃緊並造成停電。

除此之外,缺水更會加劇野火問題,嚴重會造成人命傷亡。2018年,85人死於野火;2020年,16人因此喪命。

抗旱老手加州如何應對?「把節水變成生活方式」是最重要收穫

加州已經積累數十年的抗旱經驗,面對可能成為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它是否有備而來?好消息是,經過上一次長達數年的慘痛經驗,刻在心中的創傷使許多加州人已經把「節水」內化成生活方式;壞消息是,地下水管理、廢水回收等政策創新速度仍慢,趕不上氣候惡化的腳步。

非營利組織Cal Matters報導,前幾年雨水豐沛,但加州都市地區的人並未回歸舊有奢侈的用水習慣,這源自乾旱時期加州政府和人民共同培養出的用水態度。

2015年,當時乾旱達到危機臨界點,時任加州州長頒布該州史上第一個限水令,要求各大城市減少25%的都市用水量。當時狀況可說是相當緊張,住戶會用手機app通報鄰居過度掃灑草坪,城市派駐「水警」監督執法。

但這也讓人民確實學會節水,民眾則響應政策後,主動減少淋浴時間、盡量少澆或不澆草坪等,使2015年的都市民生用水大幅減少24%。2016年,加州政府更進一步頒布一項行政命令草案「讓節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Ma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 Way of Life),建議民眾可找出並修補管線的漏水處、減少戶外灌溉用水、以及節約家戶用水。

之後,人均用水量雖然還是稍微回升,但依舊比2013年少用16%的水。一些「加州做法」有如「報復式」節水,例如高爾夫球場挖出非賽區的草坪,改種耐旱植物,並用回收水澆灌植物。

從根基打造具耐旱韌性的城市

一些原本被認為所費不貲的節水策略,也為加州採用,要從根基打造耐旱的城市。例如,舊金山於2015年通過一項推動新建物施行廢水回收的法案,要求平面面積超過702坪的大型新建物必須建立灰水、雨水等廢水回收系統。

所謂的「灰水」,指的是從浴缸、洗衣機和水槽所蒐集到的水,其實是城市中最豐沛的在地水資源,卻完全被視為污水,實際上雖然不能作為飲用水,但能用來沖馬桶、灌溉等非飲用水用途。非營利網站眼底城事報導,在地廢水回收系統將使家戶省水最高達25%,商用大樓更可高達75%,累積起來相當可觀。

舊金山政府也以身作則,掌管水利、供水的舊金山公共設施委員會的新大樓,當時率先採用一套廢水回收系統,每天回收5千加侖廢水,大樓中的馬桶用水100%來自回收廢水,大樓外的植栽則成為天然的濾水系統,每年能過濾、儲存超過25萬加侖的雨水,使其比相同規模的建物省下了60%的水。

加州也未雨綢繆,投資儲水設施和政策,水越存越多,儲水量破紀錄,因此即便這次即將面臨嚴重乾旱,原本就缺水的南加州竟然預計不會限水。

加州水資源大多位於北部,但稠密的人口位於南部,因此需要「北水南調」。替南加州1,900萬人供水的大都會水區(Metropolitan Water District)表示,自1990年以來,他們將其總存儲容量擴增13倍,包括鑽石谷湖和內陸支線管道,這些基礎設施可以將多餘的水快速儲存在當地水庫中。

大都會水區與加州各地水務機構合作,以進行地下水補注和交換,也與科羅拉多河沿岸的合作夥伴攜手,制定了一項稱為「故意創造盈餘」的米德湖儲水計劃。

這些積極的儲水措施讓加州一些地方能夠安然度過乾旱,大都會水區執行長屋帕德耶(Deven Upadhyay)說:「我們今年達到歷史上最高的儲存水平」,足以滿足洛杉磯地區1,200萬家戶需求。

改變趕不上氣候變遷?

不過,加州並非所有抗旱手段都完美無瑕,例如,加州雖然於2014年通過《地下水管理法》,要求社區監測並保護地下水流域,但還需要多年才會全面實施,目前加州含水層已經被過度抽取、土地下沉。

除此之外,許多加州農民因為有利可圖,加大使用「新」水種植高毛利、高用水量的杏仁樹。當經濟和用水相撞,政府如何取捨,成為需要思考的焦點。

對台灣來說,最需要注意的或許是「記取教訓」;台灣擁有世界平均2.5倍的豐富降雨量,旱季一過,人們可能馬上就忘記缺水的痛苦。

一本1952年小說《伊甸之東》(East of Eden)裡頭生動描繪過往加州人的類似情緒:「從來沒有例外,在乾燥年,人們忘了豐饒的年;在潮濕的年,人們失去對乾燥年的記憶。總是這樣。」而加州的經驗告訴我們:再怎麼預防,也不嫌多。

引用來源:中時新聞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