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歐盟即將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
歐盟和中國即將達成各方等待已久的一項商業投資協定,其背景是布魯塞爾方面尋求讓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歐洲企業有公平的競爭環境。 閱讀全文
中國央行控螞蟻四大罪
中國人民銀行約談螞蟻後,在其官網上對這家金融科技集團發出罕見的公開譴責,稱其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藐視監管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損害消費者權益四大罪。另外,阿里巴巴也受到高度監管上身,大陸監管部門的反壟斷浪潮預期僅針對個別公司,並非打擊所有行業。 閱讀全文
普簽署紓困法案 避免政府停擺
川普上周日晚間簽署了一項法案,將釋放9000億美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刺激支出。此前數日,他一直阻撓這項法案,稱該法案為一項「恥辱」。 閱讀全文
債券違約潮考驗中國固定收益基金市場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已表示不會再幫助陷入困境的國有債務人,但隱性政府擔保體系的終結,讓投資者難以為信用風險定價。中國快速增長的15兆美元在岸債券市場受到一波國有企業違約潮的衝擊,這可能會暴露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整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弱點。 閱讀全文
美國盯上中國航空産業
《日經》報導,美國商務部將共計103家航空航天等領域的中俄企業列入了與軍方有聯絡的企業名單。向這些企業出口美國生産的零部件時,將加強許可制度方面的管制。這將對中國推進的培育飛機産業供應鏈的政策産生影響,可能會對中國實現客機完全國産化目標造成阻礙。 閱讀全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什麼強調「效率」與」安全」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選擇,事實上從「雙循環」就慢慢露出全貌;強調進取卻又重視秩序,強調創新卻又強化監管,決策者對於市場理解進入新階段。 閱讀全文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擺脫封鎖 制定科研十年方案
《中央社》報導,今年度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天落幕,提出明年8項重點任務。頭兩項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制定實施「基礎研究10年行動方案」。 閱讀全文
美國頁岩油行業在2021年日子也不好過
《路透社》報導,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股價正在攀升,鑽探活動也略有升溫,不過今年對能源行業來說則是災難性的一年,意味著先前頁岩油投資熱潮或許已經一去不返。 閱讀全文
跨國投資銀行擴大招募員工 美國初創公司大舉IPO
跨國金融集團正加大在新加坡的招聘力度,並避免在香港招人。由於對北京方面在香港全面實施國家安全法感到擔憂,這些集團調整了關鍵職位的辦公地點。美國初創企業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私有化,但隨著今年美國股市大好,初創企業紛紛選在今年上市。 閱讀全文
東南亞及印度經濟2021年轉為正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以亞洲經濟學家為對象展望亞洲經濟的「亞洲共識(Asian consensus)」的相關結果顯示,東盟(ASEAN)5個主要國家及印度的2021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相比受新冠疫情擴大影響而下滑的2020年有望再次轉為增長。但預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要等到2022年以後。 閱讀全文
全球政府債務膨脹,財政如何重建?
據《日經》報導,2020年9月底,全球債務規模比1年前增長8%,達到272萬億美元,進入2020年之後,增加了15萬億美元。到年底仍沒有減速跡象,全球政府債務正膨脹至空前的規模。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水平,疫情後的財政重建,透過促進經濟增長來推動稅收增加的意見逐漸佔據優勢。關係到新增長的「明智支出」將成為關鍵。 閱讀全文
菅義偉的匯率防線
《日經》坂口幸裕稱,菅義偉真打算拔出「傳家寶刀」嗎?在美國媒體報導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一事塵埃落定的11月上旬,日本財務省出現動揺。 閱讀全文
中國購買的日本國債在增加
《日經》報導,中國購買的日本國債正在迅速增加。超過1年的中長期債券的凈買入量4~7月達到約1.4萬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由於貨幣寬鬆的長期化,預計美國國債的低收益率將持續。在此背景下,對於按美元計價的收益率高於美國國債的日本國債,中國正在增加投資。中國通過外匯儲備持有大量美元,日本國債也成為了中國的投資對象。 閱讀全文
從美元貶值看到的美國
《日經》報導指出,美元的貶值趨勢在持續。與主要貨幣相比的綜合指數和3月的高點相比下降了約1成。根據政府債務等經濟情況計算的理論值比走弱的實際匯率還低。這顯示出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啟動大規模經濟對策,在已開發國家中財政惡化明顯。要支撐因疫情再次擴大而停滯的經濟,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美元貶值有加速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
「整個城市都是黑的」:中國多地為何限電?
在中國東部城市義烏,當局已關了好幾天的路燈,並下令工廠只能部分時間開工。在沿海城市溫州,政府要求一些公司不要在辦公室裡開空調取暖,除非氣溫下降到接近零度。湖南省南部有工人說,因為電梯停開,他們要爬幾十層的樓梯。 閱讀全文
加密數位貨幣交易未來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火幣集團首席戰略官蔡凱龍於《金融時報》撰文分析:中國加密數位貨幣行業該如何被定位?是全盤否定還是揚長避短多加引導?這關係著該行業如何監管的問題。 閱讀全文
中美關係仍有新機會 傅高義逝前籲美公平待陸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於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傅高義還指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據《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州劍橋的一家醫院過世。 閱讀全文
25兆 新冠紓困案美國會終達協議 1人給1.7萬
美國國會歷經好幾個月,周日終於達成協議,同意9000億美元(約25兆台幣)的新冠紓困套裝方案。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救援案之一,而國會幾個月來都在尋思,要如何因應這百年來難得一見的新冠肺炎危機。 閱讀全文
沃爾夫:股市不存在泡沫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是否處在一個必將破裂的泡沫中?答案取決於企業盈利和利率的前景。只要前者強勁,而後者超低,那麼當前股價看上去是合理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