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新聞
楊金龍:台灣不會有負利率 數位貨幣發展沒有急迫性
編按:新冠肺炎蔓延全球,負利率風潮盛行,美國總統川普籲聯準會(Fed)效仿歐日採行負利率。Fed主席鮑威爾表示,不會跟進負利率政策。楊金龍指出負利率可能導致銀行營運受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傳遞機制也將被牽連,以及存款族經濟受創,消費力減少,對經濟發展皆不利。台灣與Fed態度一致,不採負利率政策。針對大陸試行數位貨幣,他認為臺灣沒有急迫性。 閱讀全文
鮑威爾:美國可能需要進一步經濟刺激
編按:據《金融時報》報導,美聯儲(Fed)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央行和財政主管部門可能需要出台「進一步政策措施」防止新冠病毒大流行對經濟造成更嚴重的長期損害。才能使美國脫離導致逾2,000萬人失業以及造成「痛苦程度難以言喻」的經濟困境。儘管如此,鮑爾仍堅持目前不考慮使用負利率。 閱讀全文
IMF將再下修全球GDP預測 我財經首長:經濟成長「保一」有信心
編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2日表示,自上月公布預測以來,全球經濟前景已進一步惡化,因此,IMF將修正之前公布全球GDP將萎縮3%的預測報告。甚至已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到負4。主計長朱澤民、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在立法院皆表示,對於今年經濟成長「保一」有信心。 閱讀全文
對陸政策失敗 經濟如何發展
編按:中美台關係是歷史的共業,如前監察院長錢復於1990年代曾提出看法,大陸政策決定台灣走向,攸關台灣興亡,台灣的兩岸政策位階應該高於外交政策。然在台灣政治民主化後,兩次的政黨輪替,兩岸與外交關係逐漸降至冰點,無法伸展。錢復認為,我方人民可享有免簽證待遇最重要,美國通過的《台北法》也很重要,但尚未看見美國如何實踐。 閱讀全文
大陸限縮對台經貿 兩岸ECFA今年9月將期滿
編按:ECFA在十年前生效,今年九月將期滿,現階段兩岸關係緊繃,蔡政府連任就職在即,未來四年兩岸政策極為重要,不只影響台灣經濟發展,也牽動著台商接下來的兩岸布局規劃,以及台灣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 閱讀全文
評估「數位人民幣」的衝擊
編按:據《工商社論》評估「數位人民幣」的衝擊,從大陸媒體的報導、以及官方內部文件,都提及數位人民幣可能挑戰既有的美元體系,顯然數位人民幣也會產生相當的外溢效果,特別是在進出口貿易的支付上,人民銀行顯然有將數位人民幣向海外推廣的企圖。我們應該仔細觀察數位人民幣的推廣進程,對大陸金融體系內外的衝擊做好相關因應的準備工作。 閱讀全文
疫情風險強化貨幣政策 人行加強逆周期調節
編按:據國內綜合媒體報導,新冠疫情對全球及大陸經濟仍持續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昨(10)日發布「2020年第1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示警,有四項趨勢要留意:全球經濟短期衰退、經濟社會運行多次暫停和重啟、金融風險增、全球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空間受壓縮。 閱讀全文
博鰲報告:今年亞洲經濟世界占比將首度超過全球50%
編按:日前亞洲博鼇論壇理事會作出決定,暫停召開2020年亞洲論壇年會,以支持全球抗疫。但論壇仍將發布一系列年度報告,針對亞洲內外關鍵議題進行討論。據報告指出,預計2020年亞洲經濟將呈現零增長,且未來數年亦將在中低速軌道內前進,但亞洲經濟在世界上的比重將首次超過一半以上。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加快去現金化進程
編按:前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蓋瑞.柯恩於《金融時報》投書表示,新冠疫情推動了數字支付的使用,各國央行發行數位貨幣並建立數字個人帳戶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吸引人。數位貨幣的緩慢崛起,受到此次疫情的巨大推動。這轉變將是顛覆性的,但也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閱讀全文
中共推「數位人民幣」,恐用以監控全國金流
編按:據《聯合報》報導,人民銀行(央行)於4月底宣布,將在深圳、成都、蘇州、北京郊區雄安等四地,以及部分冬奧場域試行「數字人民幣」(數位人民幣),再度引發關於衝擊第三方支付等熱議,包括挑戰國際金融秩序、衝擊美元霸權地位等老話題,也因部分「中國夢」情緒高張而失焦,連官方主事者都不得不趕快跳出來降溫。 閱讀全文
數位人民幣5大衝擊深解析
編按:中國央行開始在四個城市試點本土研發的數位貨幣,標誌出一家全球主要央行在通往第一個電子支付系統的路上邁出了里程碑式一步。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所證實,將在中國四個大城市:深圳、蘇州、成都和北京的衛星城雄安,正在進行數位貨幣的內部測試,以完善數位貨幣的功能。 閱讀全文
宣布蘇貞昌續任閣揆 蔡總統:未來四年再攜手衝
編按:距520總統蔡英文連任就職日不到兩週,各方關注新內閣之布局,總統今日(5/8)宣布蘇貞昌續任閣揆。黨政人士表示,時間點上的考量是疫情相對趨緩,也讓蘇貞昌有充分時間可以部署內閣團隊,這也是憲政史上首次內閣尚未總辭,總統率先宣布閣揆續任的紀錄。 閱讀全文
WHA倒數10天 國際挺台陣線日益擴大
編按: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防疫成果獲國際關注,雖台灣因政治因素,一再被排除在國際公衛體系之外。防疫不分國度,台灣公衛經驗分享與物資協助與世界接軌,「Taiwan can help」更是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不是口號,經過此疫,各國罕見的紛紛力挺台灣加入WHA,共同為公衛防疫進一份心力。 閱讀全文
李鍾熙:要在危難中找尋生機
編按:《工商時報》日前訪問台灣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他表示,台灣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的「防疫」戰績備受全球肯定,就應該趁勢讓產業跟進,在哀鴻遍野的資本市場「危機中找尋生機」,台灣除了半導體產業支柱,生技產業能否再創造另一支柱,政府也應該有經費支持或保證收購,才能讓廠商有動力和資源延續。 閱讀全文
從國際經濟情勢看我國產業前景的挑戰
《工商社論》指出,近日各國陸續公布今年首季GDP統計數據,讓外界得以窺探新冠病毒疫情對各國經濟的初步影響。以世界三大主要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歐洲為例,今年首季GDP呈現同步萎縮,顯示疫情已對全球經濟帶來顯著衝擊。 閱讀全文
對中投資負成長 台商產線逐步撤離中國
編按:據媒體綜合報導,台商近幾年因經營成本上升,疫情前台商赴中投資已連續4年負成長,更因中美疫戰、中國疫情斷鏈影響、以及兩岸關係緊張,中國惠台政策台商間區別對待,台商避險壓力增,疫情後,台商的布局是回台或南移北漂,猶待觀察。 閱讀全文
大陸新基建 經濟新引擎
中國大陸國務院4月20日宣布,新基建範圍已「圈定」為三大部分: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早前大陸官方電視台央視也具體羅列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包括5G、AI、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軌道交通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據估計,今年的新基建投資約在人民幣1兆元左右。 閱讀全文
疫情難測 Fed步步為營
編按: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美國聯準會出台種種寬鬆措施,仍是以「救經濟」為主要目標,對於疫情退燒後要如何「拚經濟」仍著墨不多。畢竟肺炎疫情將如何發展,才是當前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任何預測及規劃皆屬紙上談兵,一切仍須「跟著疫情走」 閱讀全文
歐央示警 歐今年經濟衰幅 恐下探12%
編按:據《中時》報導指出,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稱,歐元區面臨的經濟緊縮幅度與速度,是和平時期前所未見。歐洲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宣布封城令,造成商業活動急凍,歐洲央行(ECB)1日示警,歐元區2020年經濟縮幅最高可能達12%。 閱讀全文
國際貨幣基金援助 新興市場債可望撥雲見日?
新冠肺炎疫情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不僅是封城造成的經濟衰退,還包括資金外移,以及許多低所得新興市場國家在背負著償債壓力的同時,又急需資金以強化防疫並擴大支出等,因此成熟市場國家的支持更顯重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