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新聞
美剝奪陸主權豁免 陸將仿效
為了就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損失向大陸究責,美國國會議員近日提出多項草案,盼能對一九七六年制訂的《國家主權豁免法》開例外,剝奪中國主權豁免,讓美國民眾得向國內法院提出訴訟,向大陸索討民事賠償,以凍結大陸政府在美國財產方式,確保法案得以執行。 閱讀全文
IS趁著新冠疫情發動恐怖攻擊
中東各國也受到新冠病毒的衝擊,包括伊拉克與敘利亞,都有不少的病例。而IS武裝集團趁著政府忙疫工作之際,在近期發動多起恐怖攻擊。 閱讀全文
中國前外交官:疫情改變世界 一定程度去中國化
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袁南生近日受訪時表示,這次疫情將改變世界秩序,全球化一定程度上轉向「逆全球化」,持續了數十年的中國戰略機遇期轉向一定程度的「去中國化」時期。 閱讀全文
「去全球化」言過其實?
中國人大經濟學者余智表示,「去全球化」的觀點言過其實,疫情導致的「閉關鎖國」只是短期現象,產業鏈區域重組也是有限性、結構性的。 閱讀全文
疫情暴露全球化缺陷 產業去中國化現在進行式
編按:新冠肺炎大流行,連動全球人類經濟與生活的反思,也改寫全球政經風貌,不僅強權版圖洗牌,也讓大家習以為常的全球分工模式出現裂痕,各國企業與經濟學者都在關注,產業鏈「去中國化」是否將成為趨勢。 閱讀全文
十周年的ECFA會停止合作?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於《工商時報》投書指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簽署,迄今即將屆滿十周年,所謂「架構」協議就是無法一步到位「自由貿易協議」(FTA)前的初步協議。最近台灣的官方及企業都非常關心ECFA會不會叫停? 閱讀全文
兩岸山雨欲來 北京對台恐「推倒重來」
繼2019年8月「鑒於當前兩岸關係」暫停陸客來台自由行,大陸4月9日又以「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為由,宣佈暫停陸生來台升學試點(試辦),這對於兩岸關係無疑是一個重大訊號。 閱讀全文
兩強一旦撕破臉 兩岸關係陪葬
陸美台大三角關係中,美方通常會被視為兩岸關係發展的理性仲裁者,以確保西太平洋區域安全。然而,緊跟著陸美貿易戰後新冠疫情發展,美方「反中」加碼動作頻頻,在在顯示天平似向台灣傾斜,只是國際局勢向來是現實主義抬頭,只有利的妥協,而非理的推敲。台灣沒「見獵心喜」的本錢,否則陸美衝突升高,兩岸關係必然陪葬。 閱讀全文
520連任將至 蔡政府的兩岸未來
編按:新冠大流行當前,520連任將至,台灣防疫國家隊表現,讓國際各國讚賞,總統蔡英文更榮登《富比世》與梅克爾等6女性領導人並列。中國在防疫與美國角力兩頭燒同時,兩岸關係亦處於緊崩狀態,蔡政府第二任期能否著重深化兩岸關係交流,就目前的情勢評判,恐怕是兩岸對立。未來四年蔡政府的意向,將牽動著未來台灣在兩岸關係走勢趨緩或加劇。 閱讀全文
經長示警 製造業下半年有壓
據《經濟日報》報導,雖然疫情在上半年延燒,但經濟部長沈榮津昨(4)日示警,台灣製造業下半年的情況會比現在更嚴重,根據經濟部電訪廠商掌握,業者反映6月後的訂單不明。(經長允諾設工具機升級平台) 閱讀全文
疫情致需求供給雙降 台4月製造業PMI創下最大跌幅
中經院4日公布台灣製造業PMI中斷連續6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5.5個百分點至47.6%,創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跌幅,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需求與訂單雙雙急遽下降跌是4月製造業PMI轉為緊縮的主因之一,雖然台灣疫情趨緩但歐美疫情還未真正緩和,歐美需求下滑,對生產訂單都有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龍應台:讓疫情帶走街坊文化
編按:《聯合報》獨家專訪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她指出,疫情過後,我們仍然要美麗、溫潤、飽滿的城市;那麼我們得努力一點,在困難中,挽留住我們的書店、花店、水果行、雜貨店、餐廳、酒館、文具店、旅行社、按摩店......。龍應台說,別讓疫情帶走街坊文化,用腳挽留街坊溫度、讓科技與小店相遇。 閱讀全文
全球20億人陷貧窮危機! 這次富國也自身難保
新冠肺炎造成全球許多工廠和商家關閉,數億低薪勞工可能因此失業,再次陷入貧困。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在地下經濟體系中工作的全球20億人口,他們領不到失業補助和醫療保障。開發中國家政府也因經濟衝擊無力援助國民。更糟的是,富裕國家自身難保,無力提供開發中國家援助或免除其債務。 閱讀全文
全球16億非正規就業人員面臨貧困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國際勞工組織警告,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失業情況遠比預期更為嚴重,非正規經濟中的16億就業人員的生計面臨「巨大傷害」。 閱讀全文
經濟脫鉤說易行難
《工商社論》指出,經濟全球化本就存在逆流;川普的入主白宮,對全球化更帶來重大傷害。近期新冠肺炎蔓延,使不少國家倡議往經濟獨立自主、與他國(尤其是中國)脫鉤的方向調整。經濟脫鉤是否可行?全球化是否會更倒退?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閱讀全文
正視我國駐WTO大使懸缺八個月的問題
《工商社論》指出,自我國駐世貿組織(WTO)大使朱敬一於去年8月底退職,直到今天已過了八個月,我執政當局仍未任命新任大使,世貿組織是我國惟一能在國際舞台一展身手的地方,長期不任命,令人驚訝與不解,對我國國際形象極其不利。 閱讀全文
新冠危機再次暴露「槓桿之害」
編按:《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高槓桿被作為獲取高額利潤的神奇途徑,和以往一樣,這種做法讓私營部門獲利,卻導致公共部門要出手紓困。新冠肺炎大流行所造成的資本市場危機,已告訴我們需要重新評估經濟、社會和衛生體系的韌性,應該把金融作為其中一個重點。 閱讀全文
中國兩會5月21、22日召開 兩岸關係蔡總統520演說成關鍵
編按:新冠疫情稍加緩解之時,中國兩會選定5月21、22日於北京召開,除人大審議的中國民法典外,其關注焦點在於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對策、外交政策與港台關係。且中國選定在總統蔡英文520連任就職後一日召開兩會,意味著在兩岸關係上,不給空間,對於蔡政府施加壓力,蔡總統520演說極為關鍵,中國可能視蔡政府的兩岸態度,將在北京的兩會中回應。 閱讀全文
經長:去全球化 企業重點課題
編按:自川普政府以「美國優先」做為口號執政開始,中美貿易戰、經濟貿易制裁他國、以及放棄同盟國長年關係互動,更揚言退出多個全球國際組織,據此「去全球化」的形勢早已醞釀。到了爆發新冠肺炎大流行,人流停擺、供應鏈斷鏈,更讓各國政府與企業重新反思全球化所帶來的優劣勢,台灣經濟部長也表示,去全球化是企業的重點課題。 閱讀全文
【地方大小事】台灣「地方創生二年」,國發會推動重點能滿足實際需求嗎?
編按:在台灣「地方創生二年」的推動重點中,我們看到了「均衡台灣資源」的願景,但似乎沒聽到更多實際的制度支援,與地方創生相關基本法規立法議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