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新聞
Fed可能討論縮減QE 通澎壓力劇增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聯準會(Fed) 副主席克拉瑞達25日表示,討論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時機日漸逼近,前財長美國前財長批Fed慢半拍,憂防範通澎失控,當經濟學家和決策者正激烈辯論,刺激寬鬆貨幣所引發通膨同時,許多企業表示,進口關稅也是可歸咎之一,華府財表示以半導體政策指出新方向。 閱讀全文
打破中歐關係僵局 主動權在中國手裡
編按:日前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案,中歐關係進入低谷,中國開始對歐洲友好與合作的說服工作,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曹辛於《金融時報》撰稿指出, 一連串動作凸顯了中國改善中歐關係的誠意,由於當前歐盟方面的現實狀況,打破中歐關係僵局的主動權實際上在中國手裡。 閱讀全文
沃爾夫:世界能在未來一年撲滅新冠疫情
編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有人認為各國各自為政的疫苗接種工作將會戰勝全球疫情,這種想法是愚蠢的。抗疫是一場全球戰爭,富國應抓住機會打贏這場戰爭,他針對疫苗接種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閱讀全文
「停課即停學」?自主學習時間過多引發家長擔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採「停課不停學」已兩周。一名家長表示,他家孩子的課表「周一到周五每節課(共35節)都是自主學習」,全無遠距教學,老師也沒提供自主學習材料,形同放牛吃草。教育部表示這樣沒違規,各校可採彈性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以從寬認定為原則來處理。 閱讀全文
疫苗接種率全球最高 塞席爾確診率為何不見趨緩?
位於印度洋上的塞席爾,是一個位於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之間的島國。在新冠疫情席捲世界之後,塞席爾在國際媒體的曝光率卻意外大為提升,因為塞席爾到目前為止仍保有「新冠疫苗接種率全球最高」的榮銜,根據群體免疫的理論,超過71%國民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塞席爾,應該早已脫離了新冠病毒的魔掌。可惜結果卻事與願違,全國不到10萬人口的塞席爾,進入5月後的每日確診數仍在數百乃至千人上下打轉,不但沒有一點「群體免疫」的跡象,甚至比起4月的疫情惡化許多。 閱讀全文
越南發現「混合變種病毒」,官方:非常危險!
越南檢測到一種新冠病毒變種,似乎是印度和英國變種的混合,可以通過空氣迅速傳播。越南衛生部長阮清龍(Nguyen Thanh Long)周六(5月29日)稱,最新的突變「非常危險」。病毒一直在變異,大多數變異是無關緊要的,但有的變異會讓病毒更具傳染性。自2020年1月首次發現新冠病毒以來,已檢測到數千個突變。 閱讀全文
越南發現新型變種病毒 恐進一步衝擊全球科技供應鏈
越南的科技製造業是該國的經濟引擎,也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越南疫情不斷升溫,在苦於難以遏抑疫情之際,又發現新型新冠變種病毒,可能讓供應鏈受擾的問題雪上加霜。 閱讀全文
拜登推6兆美元預算計畫 擬重塑美國新經濟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周五(28日)建議1項6兆美元(新台幣166.6兆元)預算計畫,以挹注他野心勃勃2022年經濟改造的資金,同時也讓美國負債創下新高,但前提是他的計畫必須經國會通過。 閱讀全文
從王道精神出發 施振榮新書暢談經營哲學及實踐案例
台灣科技業第一代創業家、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投入創業之路已逾45年,曾開創投公司鼓勵青年朋友創業,近日將其經營心法整理出書,由母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創新創業密碼:施振榮Stan哥的王道心法》新書,分享其「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基本信念,暢談自己如何挑戰困難、突破瓶頸的心路歷程。 閱讀全文
香港通過「愛國者治港」選舉新法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香港立法會通過涉及行政長官(特首)和立法會選舉的修訂草案,有官員聲稱這是「撥亂反正」;這項修訂案的目的是要落實北京中央「愛國者治港」的方針。 閱讀全文
BBC:疫苗、治療和疫情結束後的挑戰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什麼時候結束現在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肯定會結束。同樣可以肯定,那將不會是個「零新冠」世界,而是病毒與人類共存。 閱讀全文
疫情引爆饑荒危機 菲律賓人為何不想打疫苗?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政府多次放鬆又收緊封鎖措施,但疫情一路起起伏伏,始終未能徹底壓平曲線,更令菲國原有的貧窮與饑荒問題雪上加霜。事到如今,菲國當局將終結疫情、重振經濟的希望繫於新冠疫苗之上,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卻依舊低迷,尤其排拒總統杜特蒂親自接種的中國國藥疫苗。 閱讀全文
BBC: 疫苗、治療和疫情結束後的挑戰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什麼時候結束現在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肯定會結束。同樣可以肯定,那將不會是個「零新冠」世界,而是病毒與人類共存。 閱讀全文
產經新聞:日本擬最快六月供應台灣AZ疫苗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得知台灣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疫苗取得成為課題,因此考慮供應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製的疫苗(即AZ疫苗)給台灣,做為緊急措施,快的話,6月可以提供。 閱讀全文
沃爾夫:我們有理由擔心美國的通脹
編按:按照歷史標準,貨幣增長超常,財政赤字巨大,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暗示,今年美國經濟將以高於預期的速度運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四個理由擔心美國通脹, 閱讀全文
凈流入中國的資金是7年來的高點
據《日經》報導,流入中國的資金正在增加。減去流出資金的凈流入額1~3月創出7年來最高水平。中國搶在世界之前遏制了新冠疫情,正在推進經濟的正常化,對於瞄準與境外收益率差的國債的投資增加。如果資金流入中國的趨勢固定,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等的投融資的擴大將變得容易。 閱讀全文
疫苗資源分配不均 疫苗施打旅行團風潮起
世衛大會上,世衛秘書長譚德塞點出目前全球出現「疫苗危機」,因為多達七成疫苗集中在10個國家,拉丁美洲、亞洲區疫苗接種率偏低,在美國有過半人口都施打至少一劑疫苗時,墨西哥有民眾開始揪團,集體到美國打疫苗。 閱讀全文
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台灣醫療還可以撐多久?
急診被塞爆、病房滿床、醫護疲於奔命,難以想像這是雙北醫院真實上演的現況,即使第一線已經滿了,救護車還是源源不絕地把病人送進來。雖然地方政府、指揮中心積極擴充量能、解決問題,若確診數持續居高不下,到底台灣醫療還可以撐多久? 閱讀全文
各行各業需紓困 十萬勞工紓困貸款可望再開辦
疫情三級警戒拉長,不少行業壓力炸鍋,希望政府加速、加大紓困力道。交通部觀光局將針對旅宿、觀光旅遊等五大觀旅行業,對員工薪資、營運、取消出團等提供補助;農委會今年預計提出與去年一七四億元的農漁民生活津貼差不多;勞動部官員透露,去年的勞工紓困貸款「有機會再辦」。 閱讀全文
歐盟新稅法 瞄準四領域
編按:報導指出,歐盟已公布新一波租稅立法,將針對空殼公司、企業債務、全球最低企業稅、歐盟共同所得稅等四大議題。政府若未跟上全球反避稅立法,反而讓台商也吃到虧,另外,境外資金專法即將落日,之後將要新增對跨國企業追稅的配套新制,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讓受控外國公司(CFC)課稅制度單獨上路,即便台商將收益留在境外免稅天堂公司,台灣母公司也要對此繳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