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公與義新聞

公與義新聞

經濟》檢視擴大內需方案 應提振民間對經濟前景信心並照顧弱勢

來源: 多元 2019年05月02日

政府期待未來透過擴大內需,藉以促進台灣經濟持續成長,其關鍵之舉其實在於提振民間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並照顧弱勢,改善政治與經濟環境,以及政府應處理結構性問題。 閱讀全文

政經》專家:英國面臨六大危機

來源: 多元 2019年04月26日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指出,英國正面臨六大危機。這六大危機分別是經濟危機、國家認同的排他性問題、英國脫歐、政治危機、憲法危機,以及領導力危機。 閱讀全文

全球創新重心正向亞洲轉移

來源: 多元 2019年04月24日

中國推進新科技的驗證試驗速度很快,具有競爭力的初創企業也在增加。技術創新的重心正在從以美國矽谷為中心的已開發國家一步步地向亞洲轉移。 閱讀全文

高齡》日本2040年戶長超過75歲的家庭達1/4 考驗社會安全網

來源: 日經中文網、世界日報、上報 2019年04月23日

根據日本政府最新預測報告,2040年的日本家庭將有近四分之一是由75歲以上老人擔任戶長,且這些人大多數是獨居老人,反映出日本不只人口老化的趨勢未變,同時加上孤獨化,將對日本的社會安全網造成更大壓力。 閱讀全文

司法院前院長賴浩敏 堅持「審判獨立」

來源: 聯合報、財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新頭殼NewTalk 2019年04月22日

司法院前院長賴浩敏最近完成他個人傳記:《第一個律師出身的司法院長》,書中除談論司法改革,也還特別提到要務實看待同婚敏感議題。 閱讀全文

經濟》七成美企財務長 對美國明夏經濟悲觀

來源: 工商時報、杜克大學全球商業展望調查、遠見雜誌、金融時報、經濟日報 2019年04月19日

根據最新的杜克大學全球商業展望季調顯示,儘管美國企業財務長對今年景氣看法略微好轉,但是,有三分之二的財務長預測美國經濟到2020年第三季度將出現衰退,比率之高相當罕見。 閱讀全文

政經》美中貿易協定是否有助中國更深層的改革

來源: 大紀元、中廣新聞網、金融時報、BBC 2019年04月16日

美中貿易戰是否有助於中國進行更深層的改革?白宮顧問納瓦羅曾說,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而是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對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聲稱,改什麼、怎麼改必須符合所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閱讀全文

經濟》亞洲化:從雁行理論到龍騰效應

來源: 經濟日報、明報、美國之音 2019年04月12日

根據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昔為四小龍之首,曾幾何時,如今已位居四小龍之尾。其中緣故,固與台灣本身條件與作為有關,更與大環境大形勢之變化有關。大環境大形勢之變化為何,一言以蔽之,「亞洲化」也。 閱讀全文

經濟》IMF:企業債務風險加劇 世界經濟更脆弱

來源: 法新社、金融時報 2019年04月12日

根據法新社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企業和政府負債水準升高,加上風險較高的放款激增,可能造成全球經濟不堪新一波嚴峻走跌趨勢的打擊。 閱讀全文

政經》資本主義與民主

來源: 金融時報 2019年04月11日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Martin Wolf探討資本主義與民主的關係。Martin Wolf分別援引《資本主義的力量》以及《民主與繁榮》這兩本著作進行探討,最後指出,資本主義是最好的經濟制度,正如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一樣。但是,如果在一個備受約束的環境裡,則可能不利於資本主義民主的發展。 閱讀全文

中研院參與國際計畫 發表史上首張黑洞影像

來源: 自由時報、中央研究院 2019年04月11日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10日晚上在台灣、日本和美國等6國首度公開,8座電波望遠鏡中,台灣就負責運轉或建造3座。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透過這次本世紀重大發現,再次證明愛因斯坦相對論是正確的,也顯示台灣在本世紀重要科學發現佔有一席之地。 閱讀全文

政經》歐盟施壓奏效 中國讓步允停止強迫技轉

來源: 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自由時報、MoneyDJ新聞 2019年04月11日

歐中峰會週二於布魯塞爾登場,歐盟祭出高壓手段迫使中國讓步,雙方直到最後一刻才達成聯合聲明。 閱讀全文

經濟》IMF半年內3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來源: 工商時報、NOW新聞 2019年04月10日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二(9日)發布半年一度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鑑於主要經濟體經濟弱化的幅度比預期嚴重,新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只有3.3%,較1月時的預測調降0.2個百分點,且是近半年來第3度調降經濟預測,顯見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殺傷力持續發酵。 閱讀全文

政經》美專家:貿易戰恐改變中國國運

來源: 金融時報、自由時報 2019年04月09日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沃爾夫(Martin Wolf)表示,此次美中貿易的紛爭,會成為中國發展的重大分水嶺。若其選擇在經濟上僅依靠國內市場且走向封閉的保護主義,就等同閉關鎖國,他認為,中國的國運可能就此發生重大逆轉。 閱讀全文

經濟》全球經濟進入「同步放緩」階段

來源: 《金融時報》 2019年04月09日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克里斯•賈爾斯(Chris Giles) 報導,布魯金斯學會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和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的追蹤指數顯示,全球經濟已進入「同步放緩」階段,2019年可能難以逆轉。 閱讀全文

政治》蘇起:明年總統大選前 兩岸局勢特別危險

來源: ETtoday新聞雲、聯合報 2019年04月09日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8日在一場研討會中,表達他對兩岸局勢的憂慮,擔心在明年總統大選前兩岸局勢會特別危險,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可能逐步走向「攤牌」。 閱讀全文

政經》專家:亞洲世紀即將開啟

來源: 工商時報、金融時報 2019年03月29日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和新興市場專家數十年來一直談及亞洲時代即將來臨,根據調查估計,如今已是亞洲大陸成為全球重心的轉捩點,預料亞洲世紀(Asian Century)將於2020年展開,屆時亞洲經濟將占全球的逾半比重。 閱讀全文

政經》2019博鰲亞洲論壇:把脈亞洲經濟與區域合作

來源: 2019博鰲亞洲論壇 2019年03月29日

回首頗不平靜的2018年,全球多邊貿易和經濟體系面臨大考,和過去的十年相比,亞洲經濟體到底交出了怎樣一份答卷? 閱讀全文

經濟》2019博鰲亞洲論壇:防範金融風險

來源: 2019博鰲亞洲論壇 2019年03月29日

中國金融業的局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到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再到歐洲債務危機,金融行業的外溢效應給全世界的監管者和投資者上了重要的一課。金融不應該成為複雜的工程遊戲已成為共識。 閱讀全文

政治》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全球治理的「辨」與「變」

來源: 2019博鰲亞洲論壇 2019年03月29日

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全球治理體系,已經支撐了國際和平、穩定、繁榮70餘年。但最近幾年,此起彼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構成了對全球治理體系前所未有的挑戰。多邊主義真的過時了嗎?現行全球治理體系需要進行哪些改革,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全球治理向何處去?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