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公與義新聞

公與義新聞

台灣貧富差距的真相

來源: 報導者 2016年07月11日

編按:根據日前新聞報導,根據財政部統計,二○一四年綜所稅申報戶共六○七.四萬戶,按申報所得高低分成二十等分,所得最低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四.七萬元,但所得最高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大增至五二五.六萬元,導致所得差距飆升至一一一.八三倍。在高落差的數字背後,我們也須理解這些所得分配的計算方式,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進而探索台灣貧富差距的原因。 閱讀全文

英國脫歐之後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7月07日

編按:6月24日,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此事讓國際間震盪,紛紛討論英國脫歐的意義與未來。雖然公投的實質效力是作為參考建議,但對英國而言,脫歐成定局,在定局下,英國與歐盟如何前行?FT特約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分別就英國與歐盟的立場個別思考英國脫歐之後,雙方該如何繼續往前走。 閱讀全文

年金改革的社會對話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7月07日

「年金改革委員會」六月廿三日召開第一次會,蔡總統在致詞中指出年金改革「已經急迫到現在不做馬上會後悔」。這句話好像在哪裡聽過,不過多了「急迫」的字眼!因為這三年來,光是勞保潛藏負債就增加一點五兆元,各個基金倒閉時間又更近了。 閱讀全文

從華航看公營事業治理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7月06日

編按: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這場行動除了揭示勞動權益、勞資關係等議題之外,也讓我們重新反思整個華航或甚至是公營事業的治理機制。 閱讀全文

民粹主義與全球災難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7月04日

不久前車禍身亡的中國大陸前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生前最後一篇文章「當今哪兩股思潮特別值得警惕」提到,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兩大思潮正在全球氾濫,美國的川普現象,以及英國脫歐公投,正是這種現象的反映。 閱讀全文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再思考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7月03日

編按: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積極在立法院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簡稱"促轉條例")。條例的四大任務為「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及「處理不當黨產」。此外,並設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也因此引起社會多方疑慮。針對此,輿論有所批判。 閱讀全文

央行降息 民間有所回應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7月01日

編按:昨天央行降低重貼現率半碼,並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總體局勢進行說明。包括貨幣政策與總體審慎的議題、外匯議題、全球經濟長期停滯與英國脫歐對台的影響等。對於央行降息的決定,民間學者也有所回應。 閱讀全文

葛林斯潘談脫歐危機

2016年06月30日

編按:6月27日前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接受彭博社專訪並談到英國脫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葛林斯潘在任期善於利用貨幣政策處理美國經濟問題,如調整利率或是貨幣發行量等等。但其帶來的後果也讓經濟學者,甚至是葛林斯潘也對此進行了反省。以下整理這場訪問的相關報導。 閱讀全文

2016年大衛‧哈維中國演講

來源: 端傳媒 2016年06月29日

編按:著名地理學者大衞·哈維(David Harvey)日前在中國大陸南京大學進行演說,這場演說他針對資本主義全球化進行梳理,其中主要提出三點:首先,從中國大陸的城市化工程來談資本主義的展現;其次,進一步在當前世界局勢對"資本"的概念與內涵進行闡述與整理,並提到"螺旋失控"的危機;最後,則提到新科技因素下,資本主義呈現的走勢,而我們又應該如何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面對變化中世界,我們持續產生新的觀點與方法來應對。 閱讀全文

全球化退潮

來源: 澎湃新聞 2016年06月28日

以全球化視角審視這次英國退歐公投,不難發現它與美國億萬富翁唐納德•特朗普在總統初選中得勢、歐洲國家民族主義左翼政黨上台其實一脈相承。全球化退潮的趨勢非常明顯。在這種趨勢作用下,英國人選擇退歐,並不是特別令人驚奇。留歐與退歐的比例是對人們心理變化程度的準確度量。即便這次英國人選擇留歐,最多只能說明其社會心理變化還沒達到沸點。 閱讀全文

中研院「解甲歸田」 併入大學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6月28日

這幾個月來中研院因浩鼎事件及新院長的遴選,鬧得滿城風雨,直到最近新院長底定並辦理交接,爭議才暫告一段落。各界,包括中研院院士們,對院內評議會的存廢有頗多意見,而我卻想針對中研院的制度及功能提出一些看法。 閱讀全文

要學矽谷 先丟掉硬體思維吧

來源: 報導者 2016年06月27日

近來新政府拋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要在桃園三個地方大興土木蓋園區,想要複製矽谷,這個全球創業者的聖地(參考:蔡英文政府應即刻重新檢視與調整「亞洲矽谷」計劃)。我剛好有幸曾在矽谷工作也創業過,深入當地的創業生態系,6年前回到台灣,也開始在台灣創業,對於兩地的創業相當程度的瞭解,知道矽谷為什麼能成功,而台灣需要哪些因素,才能真的打造亞洲矽谷。 閱讀全文

周小川對話拉加德談匯改

來源: 經濟觀察報 2016年06月25日

編按: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央銀行政策研討並發表主題演講,演講中介紹了中國央行的多目標貨幣政策框架的背景和選擇的理由。此外,周小川在會上也與IMF總裁拉加德針對央行政策進行對話。除了談中國匯政改革,也談影子銀行的問題。這場對話可作為中國大陸因應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談話。以下刊出周小川演講與對話拉加德全文。 閱讀全文

英國脫歐:世界進入“亂紀元”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6月24日

編按: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比例以51.9比48.1輕微勝出,英國脫歐大勢底定,同時也為世界帶來新的局面。英國首相卡麥隆也宣布即將辭去首相一職。面對英國脫歐帶來的新局勢,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我們將持續追蹤脫歐帶來的影響與問題。 閱讀全文

批評並非敵對勢力,打破沉默需要眾人合作

來源: 端傳媒 2016年06月23日

編按:網路與社群平台的發達促進了民眾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並發聲,但另一方面也因為訊息大量生產,如果缺乏良好的判斷容易在茫茫訊息海迷失。在意見蓬勃的另一面則是選擇沉默的多數。面對這樣的景況,具有理性的知識分子更需具打破沉默的勇氣。中國大陸《環球時報》2016年會對於"敵對勢力"進行了討論,下文為學者徐賁從這個問題出發來討論知識分子的責任問題。 閱讀全文

前進印度市場 台商如何破繭而出?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22日

編按:蔡英文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作為強化區域經濟的政策,總統於就職典禮的演說也特別提到要加強與南亞特別是印度市場的經濟合作。在建立關係前需對印度有所認識,而印度市場的狀況為何?相關學者分析印度市場狀況,可提供未來的具體政策評估參考。 閱讀全文

數位穿透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22日

當代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自從1994年出版了創新的兩難後,陸陸續續又出了一系列有關創新的書籍,奠定了他在創新這個領域的泰斗地位。創新的兩難一書捧紅了Disruptive Innovation這個詞,這個詞的中文有許多版本的譯文:顛覆式創新、破壞式創新、突破式創新等,經營者或EMBA學生朗朗上口的創新,出現了各自表述的模糊、甚至混亂,除非從克里斯汀生的原始研究中一窺究竟,對話與實務探討恐怕淪為雞同鴨講。 閱讀全文

掌握工業4.0-工業界競爭新藍海:商業模式、智慧服務創新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22日

製造革命只是工業4.0的基礎條件,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商業模式與智慧服務體系的創新技術變革,兩者才是未來工業界競爭的藍海。隨著智慧感測和3D視覺技術成熟,將帶動商業與服務模式創新的良性循環。 閱讀全文

工研院 打造國家級智慧城市戰略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21日

編按:台灣面臨產業轉型的問題,其中如何拓寬運用現代科技於生活成了一個思考的方向。智慧城市的提出成為一種道路,其整合物聯網、城鎮規劃、資訊化、工業化等動力,未來會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閱讀全文

新創不缺「天使」 缺投資環境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06月21日

為了振興國內的新創事業,金管會丁克華主委提出一個想法,擬由金融業提撥一定比率盈餘成立「天使基金」,日後再由上市櫃公司跟進。雖然金管會強調,這不是強制性的政策,但已引起業界熱議。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