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新聞
「保3」夢碎 今年經濟變「保2」大作戰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0.64%,全年成長率勢必下修,「保3」的機會已無,最後應該就是「保2」大作戰了;而更該憂慮的是長期不利的結構問題都無法解決。 閱讀全文
成立主權基金不能再蹉跎
面對經濟困境,國發會彙整相關部會意見,提出「經濟體質強化措施」,聚焦於產業升級、出口拓展及投資促進等三面向,並納入立即可著手推動的創新措施,意圖扭轉過去出口代工低毛利的發展模式,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其亮點在促進投資,包括擴大公共投資、吸引民間投資、協助企業取得投資併購資金等。但多年來政府受困入不敷出、民間投資意願低落、外資對台卻步,輿論一般認為擴張性政策是「虛應故事」。 閱讀全文
彭總裁建議擴張型財政 毛揆拍板
行政院昨敲定「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決議採「擴張型財政政策」,將擴大明年度公共建設投資預算,總金額由原規畫的一千七百多億元加碼到一千八百多億元;討論多時的「主權基金」,也首度被列入政府官方計畫,將研析組織法制、資金籌措等面向可行性。 閱讀全文
IMF的轉型契機:拋棄歐美本位主義
當《英國廣播公司》(BBC)詢及如何評價IMF處理希臘危機時,利普頓表示:「IMF將提出一系列更動,以求符合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我用棒球做比喻:只要站上打擊區,無論對面投過來什麼球,你的責任就是把它打出去。就事論事,我對IMF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感到自豪。」 閱讀全文
互補性強但有競合關係 中韓FTA開啟經貿合作新模式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已簽署近兩月,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範圍最為全面的自貿協定。隨著FTA的生效,中國專家認為,中韓兩國貿易必將「深度融合」,今後雙方經貿合作宜開啟新模式,即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向中國中西部轉移、加大服務產業領域合作、差別化發展並聯手構建新的高附加值產業鏈。 閱讀全文
併購《金融時報》 《日經》:盼轉型為全球品牌
日本經濟新聞社(簡稱《日經》,Nikkei Inc.)23日以高達8億4400萬英鎊(新台幣410億元)高價收購全球金融新聞執牛耳的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日經》董事長表示,盼以此做為《日經》提高全球影響力的策略。 閱讀全文
解出口困境 兩岸都要調結構
對應中國大陸今年6月出口止跌反轉成長2.1%,並順利達成上半年經濟成長率保7目標的表現,台灣出口不但連續5個月衰退,6月出口更是大幅衰退13.9%,創下近6年來最大減幅,開始擔憂今年經濟成長率保3將產生變數。在當前國際經濟局勢不振之際,兩岸都在尋找穩定經濟成長之道。 閱讀全文
尋找台灣特色的長照
我國在2003年開始步入「超低生育率階段」,至今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2%,相較歐洲平均達17%,日本達25%,高齡化不算快,可是因生育率60年來下降迅速,二次戰後嬰兒潮人數相對較多,加上壽命延長,從現在開始的20年台灣「高齡化」速度將快得驚人! 閱讀全文
防範地方政府財務危機連環爆
苗栗縣政府財務危機,員工薪資都發不出,最後由行政院形同接管財政;接著又傳出雲林縣政府也面臨財務危機壓力,10月可能出現10億元財務缺口,可能發不出薪資。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該注意了,別在下半年發生財務連環爆。 閱讀全文
地方財務危機! 苗栗、宜蘭舉債破表、7縣市列警戒
近日深陷財政危機的苗栗縣政府,因發不出員工薪水,縣長徐耀昌積極向中央求援。不過,根據財政部統計,不只苗栗,同樣舉債破表並列入財政部監管名單縣市還有宜蘭縣,宜蘭縣的累計未償債務,占總預算與特別預算歲出總額的比重為63.9%,只比苗栗縣67.7%低4%,幾乎是緊追在後。 閱讀全文
亞洲治理挑戰為投資者帶來機遇
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給他們的投資帶來實質性風險,尤其是在亞洲。在中國的帶領下,亞洲近年來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投資者熱切希望借助亞洲的成功獲利。 閱讀全文
中國在金磚國家峰會上存在感突出
由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構成的金磚國家(BRICS)於7月9日在俄羅斯烏法舉行了首腦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呼籲為提高新興市場國家的地位,應攜手努力。會議通過了聯合宣言「烏法宣言」,核心是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加強合作。5國再次凸顯出團結對抗歐美的姿態。 閱讀全文
「台灣經濟不會希臘化」 國發會急催年金改革
希臘公投向撙節說不引發世界關注,日前《今周刊》報導指出,台灣若不願面對年金改革問題極有可能步上希臘後塵;對此,國發會6日發出新聞稿強調「台灣經濟不會希臘化」,不過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也指出,希臘債務危機給台灣的最大啟示就是「年金改革刻不容緩」,早在2年前便送入立法院的改革方案應速速通過。 閱讀全文
研發創新 要關注鄰國動態
隨著全球經濟局勢的此消彼長,經濟活動參與者日漸增多,世界各國經濟與科技發展軌跡各異,現行的創新研發國際化態樣與路徑已與90年代以前的傳統方式大異其趣,在創新研發國際化的演變史上,早期而言,國際企業從事研發國際化之主要動機為運用母國技術優勢,將其擴展至海外市場,以支援當地製造技術或在地化產品開發,此乃屬於單向的技術移轉或輸出 閱讀全文
諾貝爾獎2得主籲希臘人公投反歐
希臘即將透過公投決定「是否接受債權人提出的紓困方案」,到底該聽歐洲大老的話,投下贊成,還是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建議,勇敢向歐洲說不?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宣布7月5日就「是否接受紓困方案」公投,決定希臘命運。若公民投票中多數人「贊成」,等於支持國際債權人提出的紓困措施,如果「反對」居多,則很可能造成希臘脫離歐元區。 閱讀全文
中美鋪陳「習歐會」政治氣氛
400多位中國各層級官員及8名華府內閣成員參與的第7輪「中美戰略暨經濟對話」和第6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於華府落幕。符合各方所臆測,中美在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9大領域中,再次達成百餘項的合作共識,進一步充實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至於備受關注的南海衝突和網路安全,中美雖沒有迴避,但仍然各說各話,重申既定的立場。 閱讀全文
希臘債務協商破裂的影響
希臘債務協商在上週六緊鑼密鼓地進行,可是在協商之前,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卻發表聲明,準備將高達72億歐元的紓困償債方案在7月5日交付希臘全民公投;至於即將於6月30日到期對IMF的15億歐元債務,卻未置一言,彷彿很篤定認為IMF會同意債務展期,因為一旦IMF不予同意,勢將引起全球金融市場的大震撼。 閱讀全文
2020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跨境投資者
研究人員稱,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境投資者,全球離岸資產將增至現有水平的三倍,即從目前的6.4萬億美元增至近20萬億美元。 閱讀全文
中國無需量化寬鬆
地方債券即將大規模發行之際,市場紛紛揣測中國將出臺類似量化寬鬆的政策,由央行來大規模購買地方政府債券。筆者認為,中國目前並不需要“量化寬鬆”或“長期再融資計畫”政策。在使用類似量化寬鬆這樣的超常規的貨幣政策之前,中國央行仍然有大量的常規工具可以使用。 閱讀全文
央行貨幣政策走向難判斷 資金面難言緊縮
在連續幾周降息降准的預期落空之後,市場對於下一步貨幣政策的預期也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各種管道釋放的多種信號錯綜疊加,讓不少人士對未來貨幣政策走向一時難作抉擇。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前期降息降准對於降低長期融資成本的效果有限,但是貨幣繼續寬鬆仍然有必要,預計空間可能有所收窄。未來,刺激經濟進一步復蘇不能僅依靠貨幣政策,需要更多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護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