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公與義新聞

公與義新聞

教授們,加油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3月02日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在《聰明頭腦,渺小影響:教授,我們需要你!》一文中指出,大學教授是對國內外問題有最聰明見解的人之一,但是絕大多數教授在當今重大議題的論辯上,卻是無足輕重。他呼籲大學教授走出學術象牙塔,積極參與重大公共議題的論辯和研究,勇於發揮影響力,不要像中世紀的僧侶一樣與世隔絕! 閱讀全文

江宜樺:此時提稅改 因我國債限已到頂

來源: 聯合晚報 2014年02月25日

行政院昨天推出健全財政方案,加稅鎖定富人、金融業及股票族。但方案引來金融界的反彈,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上午在立法院質詢時引述業者說法,認為此舉一出「台灣別想打亞洲盃了!」質疑我大型金控與銀行與保險業者將失去在亞洲市場的競爭力;行政院長江宜樺則信心滿滿指出,「不只要打亞洲盃,我們還要打世界盃」,不是稅制決定銀行體質,關鍵取決於銀行規模和經營綜效。 閱讀全文

G20財長會:全球經濟 五年拚增2兆美元

來源: 經濟日報 2014年02月24日

20國集團(G20)財長會23日在雪梨落幕,與會各國敦促先進國家維持貨幣寬鬆,並承諾合力推動經濟成長,目標是使全球經濟在未來五年擴增逾2兆美元。 閱讀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宣示 有效監管影子銀行

來源: 經濟日報 2014年02月24日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學習國際經驗教訓,對「影子銀行」實行有效監管;「中國影子銀行總體規模雖不大,但近期增長較快,我們正謹慎應對」。 閱讀全文

上海自貿區 鋪路接軌TPP

來源: 經濟日報 2014年02月24日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首輪部長會議正在新加坡舉行,儘管中國大陸仍被排除在外,但大陸商務部官員透露,正對TPP的影響力密切關注。外界分析,去年啟動的上海自貿區,正是肩負與TPP規則接軌的試驗角色。 閱讀全文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鬥、拖、和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2月23日

現在台灣各個選舉慢慢提上日程,北京針對「政治問題繞不開、避不了」的表態也越來越清楚。台灣選民及政治領袖恐怕都必須開始思考,攸關和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岸關係到底該怎麼走。 閱讀全文

管中閔:早就沒有亞洲四小龍

來源: 工商時報 2014年02月20日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19)日表示,過多限制、管制及漫長的環評程序是造成台灣經濟熱不起來的原因,如今新加坡國民所得超過台灣一倍,南韓眼中根本沒有台灣,他說:「我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了。」 閱讀全文

因應高齡化 江揆:普設日照中心

來源: 工商時報 2014年02月20日

根據國發會對人口推計,2016年起,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老化指數超過100%,台灣長照服務網布建十分迫切。 閱讀全文

兩岸外交傳承何在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2月20日

今年稍早,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和日本駐英大使林景一間為中日島嶼主權之爭,互指彼此為英國作家JK羅琳小說《哈利波特》筆下的黑暗巫師「佛地魔」,看著中日兩國職業外交官,像《哈利波特》中兩個大玩遊戲互鬥孩子時,不禁聯想到幾件事,第一,台灣的聲音呢;第二,如果我駐英代表沈呂巡可以加入這場辯論,鐵定更精彩。 閱讀全文

在冬奧後台看服貿協議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2月17日

二○一四年冬季奧運於二月七日在俄國索契(Sochi)隆重登場,賽前賽後話題不斷,選手精彩表現不及安全措施、烏克蘭群眾活動及同志議題受人關切。西方記者對Fisht體育場的興趣遠小於對two toilets cubicle(一間廁所有兩個並排抽水馬桶)的好奇。 閱讀全文

TPP與RCEP 經貿主戰場

來源: 中央社 2014年02月17日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前有12個成員國,由美國主導;至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則以東協國家為核心,再加上中國大陸角色,這兩個區域經濟組織,是目前很受矚目的重量型自由貿易協定,台灣也將深受其未來發展影響。 閱讀全文

力推TPP 政府民間總動員

來源: 中央社 2014年02月16日

近年經濟成長面臨挑戰,為了突破經濟困境,總統馬英九宣示要加入TPP等區域經濟組織,藉拉長經貿廣度縱深,添加經濟新動能 閱讀全文

兩岸首次部長級官員會談 王張會寫65年新一章

來源: 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 2014年02月12日

備受矚目的兩岸歷史性對話「王張會」,昨在南京登場!這是兩岸相隔65年後官方再度晤面,也正式啟動兩岸官方交流制度化機制。雙方會後宣布,將建置陸委會與國台辦聯繫溝通機制,並達成大陸台生納醫保共識。 閱讀全文

台灣的國際新聞飢渴症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2月12日

經常來往美國、大陸、台灣間,每一次在桃園下了飛機,就覺得被台灣新聞,尤其負面新聞包圍得透不過氣來。世界上發生任何大事件,都比不上一則車禍新聞重要。台灣長久不重視國際新聞,最直接的影響是一些民眾缺乏國際視野。 閱讀全文

我見我思-小鴨走 拆碼頭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2月11日

擁有80年歷史的基隆港西碼頭,日前差點被拆,所幸經過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抗議而暫緩。《文資法》推動超過30年,台灣什麼該拆?什麼不該拆?卻還有許多模糊地帶。 閱讀全文

我見我思-年年拚經濟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2月06日

百年來,台灣從一個蠻荒之島蛻變為繁榮的科技島,人均所得逾兩萬美元,依聯合國的標準,已屬於高所得國家。台灣能有今日的成就,無非是全民拚經濟的結果。一個人均所得1000美元以下的貧窮落後國家,為了求生存,拚經濟當然是最重要目標;然而,一個人均所得逾兩萬美元的已開發國家,如果只把經濟成長當做是唯一目標,卻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社會包容、環境永續等目標,這是短視且不負責任的。 閱讀全文

增長和全球化已非萬靈藥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4年02月04日

面對著嚴峻的政治威脅,全球各地的政府往往求助於同一種靈丹妙藥——經濟增長。例如,當各國領導人試圖徹底鏟除恐怖主義時,他們會本能地以為,繁榮和就業一定是一項長期議題。當地區沖突(如東亞或中東)有失控之虞時,政治上的標準答案是加強經濟一體化。從歐洲到中國,政府均視經濟增長為政治和社會穩定的關鍵。 閱讀全文

2014達沃斯在謹慎樂觀中閉幕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4年01月26日

全球重量級的央行家和政府官員周六表示,對一些新興經濟體脆弱性的擔憂以及近期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應該不會挫傷人們對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的“謹慎樂觀”態度。 閱讀全文

伯南克的功與過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4年01月24日

伯南克是傑出的學者,為美聯儲帶來了才華橫溢、博聞廣識的頭腦。對經濟史的瞭解幫助他阻止了一場可怕的恐慌。但他也犯過錯誤。歷史或許將賦予他正面的評價。但我們還需從他的美聯儲任期中學習不少教訓。 閱讀全文

中國力戒“經濟增長癮”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4年01月24日

在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內,中國政府癡迷於追求經濟擴張。面對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後出現的海外需求大幅萎縮,中國通過聽話的銀行以及急於滿足中央經濟增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向經濟注入巨額信貸資金,擴大開支修建公路、港口、熔爐。雖然出口增長顯著放緩,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從10%下降為僅2%至3%,但中國經濟仍以接近兩位元數的速度增長。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