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聞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20日登場!中國問題、反恐成主要討論議題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將於20日在瑞士達佛斯(Davos)登場,全球政治和商界領袖屆時將聚焦於科技發展、氣候變遷、恐怖攻擊、原油價格重挫以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等議題進行討論。 閱讀全文
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6.9% 創25年來最低
中國進出口出現明顯下滑,全年進出口總額245849億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億元,下降1.8%;進口104492億元,下降13.2%。但中國仍然保持了高達36865億元的貿易順差。。 閱讀全文
達沃斯論壇為何迴避爭議
儘管達沃斯有時被詬病為商業精英的清談之所,但它也常常提供舞台,讓政治決策者進行有意義的辯論和妥協。例如在1994年,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Yasir Arafat)和以色列外長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在這個舞台上握了手。在那六年之前的1988年,希臘和土耳其簽署了稱作《達沃斯宣言》(Davos Declaration)的不交戰協議。該論壇讓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方式,有時會帶來可觀的成效——最近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變化談判就採用了這種模式。 閱讀全文
蔡英文大勝,兩岸關係向何處去?
無論是民進黨在「九二共識」上採取模糊立場,還是國民黨在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上不得不採取謹慎的態度,最根本的成因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崛起。在其不確定卻切實的崛起面前,民進黨在政治議題上不得不收斂一點,國民黨在經貿議題上不得不謹慎一點,均認為這樣才有可能迎合台灣廣大民眾在中國崛起面前所抱有的矛盾心理。 閱讀全文
美國金融機構不是太大而不能倒,是成本太高而難以為繼
美國的大銀行也在面臨越來越強烈的質疑:以他們目前的規模能否維持盈利?美國一些大銀行本週將公佈業績。最近幾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及其他海外監管機構明確表示,作為大型金融機構需要付出相應代價。據美聯儲的數據,自2009年以來,為了滿足更嚴格的監管規定,美國大行銀行已經增加了6,410億美元資本金。 這些監管要求加大了金融機構帶來高回報的難度。 閱讀全文
北京史上第一個「紅色空污預警」 強制汽車單雙號行駛、地盤立即停工
在最近一次霧霾中,北京35個監測站中有23個錄得六級嚴重污染,污染持續達5日,符合紅色預警污染維持3天以上規定;當局卻一直未有發出紅色預警,惹來爭議。 閱讀全文
從拉加德預言看中國兩難
全球市場參與者希望中國採取的行動是長期的結構改革,並非治標不治本的市場刺激對策。新加坡投資公司阿曼達(音譯)投資管理董事長、曾擔任該國政府下屬投資公司GIC首席投資官的黃國松未雨綢繆,表示不管好壞,都在做好應對中國企業破産的準備。 閱讀全文
全球金融大震盪背後的大國角力
回顧美國前財長桑默斯也曾批判Fed的QE政策使美國進入長期停滯階段。表象上,他看似倡議市場機制,但言而未盡的是Fed有意圖地大規模干擾美債市場,不僅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並洗劫各國的財富。以此觀之,面對美元升值之際,人行朝自己的方向前進,或另有其深意:除可減少人民幣在匯率市場上被狙擊的空間,還可觀察Fed實施ON RRP政策後對其回購市場的影響。 閱讀全文
中國困境會引發全球危機嗎?
主要問題在於中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經濟模式,只有在該國經濟保持極快增長的情況下才能維持,這支持了高投資的合理性。當中國擁有大量未充分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儲備時,這是可能實現的。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目前面臨一個棘手的任務:過渡到增長率較低,但不至於陷入衰退的水平。 閱讀全文
機會不均VS.分配不公
談到分配不公、不義,其正面訴求就是公平(equality)、正義(justice),存在兩個基本概念:一為發展機會的均等,追求起跑點或立足點的公平,亦即在自由競爭市場上,人人應有同等參與競爭並取得成果的機會。一為分配結果的公平,藉由競爭市場機能的有效運作,機會均等精神的發揮,其結果就能合乎分配正義。曾任美國尼克森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奧肯(A. M. Okun) 指出,機會均等為分配結果公平的基石。 閱讀全文
亞投行機會之窗
由中國大陸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將於本月16日正式開張,雖然註冊資本額甚至還小於台灣一些大型金控。然而這個重點支援基礎設施建設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有可能為跨國政府合作建立互信,為投資人帶來財務回報,更有機會為弱勢者打造機會之窗。 閱讀全文
中國減速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如今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根據產品和服務產出量計算)明年將占到全球經濟活動的近18%。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從2010年逾10%降至今年預測的6.3%,已直接將全球增速抹去約0.75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入籃後人民幣趨貶 投資風險上升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正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今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被正式認可為國際儲備貨幣,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圓等併列為五大國際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凸顯大陸在國際政經舞台上的大國角色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也顯示大陸未來將採取更高的國際標準,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場。 閱讀全文
警惕2016年的風險訊號
2016年的新春開年讓人心驚膽跳,紐約股市在開年的第一周重挫,前五個交易日道瓊指數下跌6.2%、史坦普500指數挫低5.9%,同步創下一百多年以來,最大的開年當周跌幅。雖然跌深之後必有反彈,但是我們必須重視開年就大跌所伴隨的訊號,才能在日益劇烈震盪的大環境中,避免受到傷害。 閱讀全文
空氣髒 亟待改善 過去3年 埔里PM2.5增量最高
2012年至2015年間,全台76個空氣品質監測站所測得的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以南投埔里的增量居全台。 閱讀全文
2016中日韓企業家眼中最大不安因素
中日韓經營者對新興市場經濟減速的擔憂正在加大。《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中國《環球時報》及韓國的《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實施的「中日韓經營者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0%的日韓經營者和超過60%的中國經營者將 「中國經濟減速」視為2016年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因素。 閱讀全文
台灣首例離岸風電示範區 可望農曆年開工
在陸域風場趨近飽和的前提下,加上台灣具風況良好以開發海上風場的世界級條件,經濟部能源局轉向西部海域規劃離岸風能。依據2012年7月公告實施「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評選出三個示範案,爭議較小的「竹南離岸式風力發電計畫」,7日進行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後,可望於農曆年開工,預估年底前完成第一座離岸風力機。 閱讀全文
世銀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世界銀行周三表示,由於中國及巴西為首的主要新興市場成長「令人失望」,因此將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下修至2.9%,其中無論是歐美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GDP成長率幾乎全面下修。 閱讀全文
人民幣重貶 平添亞幣競貶疑慮
揮別苦悶的2015年,原本冀望2016年否亟泰來,但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卻相當不平靜,因中國股匯市演出暴跌劇碼而衍生一連串的骨牌效應;不僅亞洲股匯雙倒(日圓除外),歐美股市亦應聲全倒。這一波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情節似乎與去年8月11日,人民幣創下單日最大跌幅的1.86%後,連續貶值所引發的全球性股災有不少雷同之處。但不同於前次的是,大陸A股在「熔斷制度」實施首日因跌幅過深慘遭停止交易,格外引發諸多議論。 閱讀全文
3年來PM2.5超標 除花東外全台淪陷
環保署首度公布3年來全台完整的PM2.5監測數據,發現除花蓮、台東兩縣外,其他縣市都超標,無一倖免,將被列為三級防制區,圖為機車族受不了空氣汙濁,紛紛戴著口罩上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