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國內外新聞

中國最強大的武器是貿易

來源: FT中文網 2015年12月01日

對馬來西亞醜聞纏身的總理納吉布•拉扎克來說,會見自由和不那麽自由的世界的領導人,本應是個尷尬至極的時刻。納吉布幫助設立的發展基金“1MDB”捲入了國際上多起可疑交易調查。這個背負著110億美元債務的基金正盡力渡過難關。然而,盡管他的個人銀行戶頭剛剛被發現來自中東匿名捐贈人的7億美元,納吉布卻似乎十分享受接待美國總統和中國總理的機會——上周,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和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在吉隆坡,參加區域性會議。 閱讀全文

貨貿關鍵期

來源: 范世平,中國時報 2015年12月01日

兩岸貨貿協議第12輪談判在11月23日結束,有相當明顯的進展,雙方就文本部分大致達成協議,接近85%左右。第13輪談判預定12月中旬舉行,是否能完成協議的簽署,備受關注。 閱讀全文

新聞背景:巴黎氣候大會哪些國家可能左右大局?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11月30日

195個國家的代表將出席週一(11月30日)的巴黎氣候大會,商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面臨被海平面淹沒的最小島國都將參與討論,他們會面對不少可能令全面協議破產的議題。法新社報導,至12月11日會議結束時,這些國家都有可能推進或者阻礙最終協議的達成 閱讀全文

中國擁抱“供給經濟學”

來源: 劉勝軍,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6日

凱恩斯曾言:“真正危險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一旦失去正確的理念,經濟政策就會迷失在無知、短視與利益的糾結之中。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重大轉向,中國經濟轉型有望迎來實質性突破和轉折。 閱讀全文

為台灣低生育率 想方設法

來源: 單驥,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生育率低、人才外流及僵固的勞工法規,是當前台灣人力問題的三大挑戰。如何因應是須要大家共同關心、共同面對。首先就生育問題來說,目前台灣的生育率約0.9%是過低太多,馬總統也早說過,「這已是國安問題的層次了」,然,反觀大陸在政策上已正式開放二胎化了,我們這,在生孩子的這件事上,現今仍拿不出一個像樣、有效的對策。 閱讀全文

東盟達陣 加入RCEP更迫切

來源: 徐遵慈,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第27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領袖會議頃在吉隆坡落幕,會後發布「2015年東協共同體成立吉隆坡宣言」,宣布東協共同體(AEC)正式於2015年12月31日成立。另外,東協亦宣布將致力在2016年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的談判,打造一個涵蓋全球最大人口數量的自由貿易區。 閱讀全文

【COP21翻譯米糕】UNFCCC,你唸對了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11月24日

Costco、APP、IKEA這些英文你都唸對了嗎?「UNFCCC」又該怎麼唸呢?U-N-F-西-西-西?(小編正音:U-N-F-triple-C)。不過,外來語最重要的是聽得懂,那「UNFCCC」又是什麼意思呢? 閱讀全文

中日加緊爭奪東南亞基建項目

來源: 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4日

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海上爭端引發的緊張關系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中國與日本正在加緊爭奪東南亞的戰略基礎設施項目。上周末吉隆坡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年度峰會上,中國承諾向其不斷擴大的東南亞基礎設施貸款資金池再註入100億美元,而日本許諾要將該國審批基礎設施貸款的時間減半並承擔更多金融風險。 閱讀全文

僅靠共識無法拯救氣候

來源: 亨利•保爾森,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4日

如果本月底全球領導人在巴黎會面時就氣候變化達成共識(眼下看似乎很有可能),他們將為保護我們星球邁出重要的一步。但是,這仍然僅僅是個開始。為了確保氣候變化問題取得進展,我們需要新的經濟結構以及新技術。 閱讀全文

向年輕人致歉

來源: 王伯元,聯合報 2015年11月21日

最近在台大做了兩次演講,討論台灣當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看著台下學子年輕稚嫩的面龐,我的心中實在感觸萬千。再過幾年當這些人跨出校園步入職場,迎接他們的會是怎樣的局面?我們這一代,歷經台灣由貧至富,創下傲人的經濟奇蹟,但卻也在這十幾年內讓榮景翻轉,由盛至衰,未來又要將什麼樣的國家交到他們手上呢? 閱讀全文

我加入亞太自貿區核心起草小組

來源: 聯合報 2015年11月20日

亞太經合會馬尼拉峰會昨天結束,台灣加入亞太自貿區(FTAAP)核心起草小組。台灣領袖代表蕭萬長表示,「我們知道FTAAP是未來願景,擔任起草人才可以未雨綢繆、掌握願景,台灣不能在區域整合的大潮流中缺席。」 閱讀全文

在大衰退的長期陰影下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5年11月20日

復蘇正在進行,但程度有限。受危機影響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變動現在幾乎普遍為正值。但GDP仍遠低於根據危機前趨勢預測的水平。在多數情況下,增長尚未恢復如初,主要是因為生產率增速下滑。在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的GDP仍低於危機前水平。在受危機影響的歐元區成員國,回到危機前的產出水平仍遙遙無期。他們將遭遇“失去的幾十年”。 閱讀全文

加入TPP 重塑台灣經濟活力

來源: 劉孟俊,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近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完成談判,俟得到重要國家如美、日等國的國會支持後,預期應在一、二年內可正式生效啟動,意味著台灣參與第二輪談判的契機已開,須儘快爭取會員國的認同,尋求加入的機會。 閱讀全文

台中雲嘉南地區連日紫爆 吸入的空氣恐成生命殺手

台中雲嘉南地區連日紫爆 吸入的空氣恐成生命殺手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11月20日

台中與雲嘉地區連日「紫爆」,昨日空氣品質甚至差到台中火力發電廠都「消失了」;今天上午雖然尚未到紫爆程度,但細懸浮微粒(PM2.5)仍偏高。根據行政院環保署提醒雲嘉南地區受大氣擴散不佳影響,細懸浮粒濃度偏高,敏感族群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 閱讀全文

中國環保監測和監察權集中化背後的邏輯

來源: 中外對話 2015年11月20日

在10月29日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宣佈要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會上提出了多項綠色目標,其中“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被許多資深觀察家視為一項重大舉措。對他們來說,這實際上是中國環保領域十多年以來所進行的困難重重的“垂直管理”嘗試的最新一步。 閱讀全文

吸引高階白領來台,重拾外資活水

來源: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19日

為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經濟部主導鬆綁跨國白領經理人來台執業的限制,但是加入TPP必須修改法規是一回事,真正爭取跨國企業來台投資又是另外一回事,台灣本質排外的勞工法規與所得稅制,才是外資企業不斷流失的關鍵因素。執政當局如果沒有把目標弄清楚,這波的政策鬆綁,只是重蹈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覆轍,無助於吸引外資。 閱讀全文

廢證所稅不足以振興股市

來源: 中國時報主筆室 2015年11月19日

立法院在難得的朝野共識下,修正所得稅法廢除了證所稅,《所得稅法》第14條之2的IPO、大戶條款等規定也全數刪除。2012年馬總統堅持的「有所得就該課稅」、「量能課稅」、「租稅公平正義」,任期尾聲終於畫下難看的句點。 閱讀全文

調查:中國經濟放緩已影響消費者支出

來源: FT中文網 2015年11月18日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研究服務部門“投資參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盡管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股市暴跌,事實證明中國商業首都上海的消費者們依然保持活力。一項覆蓋全市的消費者調查發現,過去12個月中,他們每個月平均支出4959元人民幣,而全國城市地區的平均值為1737元人民幣。上海消費者日益青睞優質膳食和外國產品,近70%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12個月中曾出過國。 閱讀全文

全球跨境資本流動:沖擊與挑戰

來源: FT中文網 2015年11月18日

如今,不斷擴展的全球金融鏈接正日益顯著地影響政策。新西蘭儲備銀行行長惠勒(Graeme Wheeler)在會議致辭中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後亞太地區國家都經歷了尤其迅猛的金融資金流動增長。他強調,資本賬戶開放是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因為更大的跨境金融鏈接可以大幅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與此同時,他也警告跨境資本流動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提出了挑戰。 閱讀全文

大氣層拉警報!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濃度破表

來源: 風傳媒 2015年11月18日

影響全球氣候最嚴重的兩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methane)與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在大氣層的濃度再度創下新記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397.7 ppm(百萬分之一),較2013年的396 ppm微幅上升,眼看2016年全年平均值就會超越400 ppm大關。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