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國內外新聞

管中閔:設國家建設基金 支應公建

來源: 工商時報 2013年07月31日

國家舉債空間2~3年內破表,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首度拋出「國家建設基金」構想。管中閔說,政府財政收入少,為要加大公共建設,將研擬以活化國家資產方式,成立國家建設基金,可支應公共建設,又可做為短期因應景氣措施需求。 閱讀全文

林毅夫駁“看衰中國論”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30日

世界銀行(World Bank)前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政府資深顧問林毅夫(Justin Lin)批評了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看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前景的悲觀情緒,並預計未來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5%至8%之間。 閱讀全文

保護水庫集水區 環團反對環評不當修法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7月30日

八八風災造成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及烏山頭水庫淤積嚴重,政府編列五百億元清淤,進而穩定南部供水,但環保署卻提出水庫集水區環評開發鬆綁修法案,允許包括「未分類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進駐第二級集水區,引來環保團體不滿,今天到台南市環保局陳情,要求反對不當環評修法。 閱讀全文

他山之石/歐美政府主導都更 重塑活力

來源: 經濟日報 2013年07月29日

長期觀察國外都更運作的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說,台灣都更的立法精神,與歐美、日本都盡不相同,且台灣過度尊重所有權人,效法他山之石,法的架構與對都更的認知,都還很大的努力空間。 閱讀全文

FT社評:歐美應合作監管跨國銀行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29日

跨境金融機構的存在令監管機構面臨困境。例如,一家歐洲銀行的健康狀況可能受到其紐約辦公室活動的影響,而這一信息的主要披露地在美國。與此同時,與其美國辦公室進行業務往來的美國人看重的是其歐洲母公司的聲望,而美國的監管機構不容易對其母公司進行監管。 閱讀全文

余紀忠講堂種籽營系列報導

來源: 工商時報、中國時報 2013年07月28日

「我們必須走出社會瀰漫的內耗氛圍,太多的空轉、對立與激情也必須沉澱下來」,44位各領域菁英、34位名師在為時1個月的余紀忠講堂種籽營中,深切表達他們對國家社稷的省思、期盼與行動。 閱讀全文

中國的低碳能源發展前景

中國的低碳能源發展前景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2013年07月26日

不要再討論德國的“能源轉型”了,在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方面,中國才值得關註。中國經濟增長迅速,火電需求巨大,因此碳排放居於各國之首,超過了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但中國也是使用清潔能源的主要推動者,其對低碳技術的開放態度前所未有。 閱讀全文

抗暖化溼地不可少 研究:CO2濃度愈高 溼地植物固碳能力更強

抗暖化溼地不可少 研究:CO2濃度愈高 溼地植物固碳能力更強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年07月26日

國際團隊一項長達19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溼地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隨著提高,可比現階段多吸收32%的碳。二氧化碳的濃度今年已突破400 ppm大關,這項溼地固碳能力新發現,成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希望。 閱讀全文

中國宣佈“微刺激”措施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25日

中國公佈了一些旨在提振低迷經濟的措施,這是迄今最強烈的信號,表明領導層對經濟放緩感到擔憂,同時也突顯出中國政府的經濟管理方式出現轉變。 閱讀全文

台積電+台大 中鋼+成大一 組聯盟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7月24日

國科會主導的「產學大聯盟」補助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昨日審查通過首屆名單,僅台積電與台灣大學、中鋼與成功大學兩組研發團隊出線,成為我國在高科技產業對抗南韓三星「滅台計畫」的武器。 閱讀全文

台灣為什麼需要兩岸服貿協議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23日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國際間激烈的競爭。如今朝野的共識是:台灣必須走出去;因為大家都深切體認到,唯有透過與不同地區的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議,才能為台灣開創更大的市場,也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多的動能。然而最近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卻引發社會相當程度的爭論;這促使我們仔細思考,究竟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 閱讀全文

突破悶經濟-解悶三把鑰 大膽突圍不能再等

突破悶經濟-解悶三把鑰 大膽突圍不能再等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23日

為擺脫日本長年的通貨緊縮困境、重振經濟,去年底安倍首相就任,提出安倍經濟學「三箭計畫」(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經濟結構改革),射出的每一箭氣勢驚人,日本經濟有如大夢初醒,一鼓作氣衝高。國內業界龍頭紛紛疾呼:台灣也要有大膽的三箭,經濟才有轉機。 閱讀全文

另一種風機距離規範的思考

來源: 台灣立報 2013年07月23日

近期因苑裡反風機抗爭事件,到底陸域風車應該離民宅多遠,引起大家關注與討論,並開始有了世界各國minimum setback distances(姑且稱之為「最小允許距離」)的數據散布。有謂應制定「固定距離」,也有謂應制定「比例距離」;可惜的是,至今台灣學界少有對這些國外所謂「最小允許距離」內涵為何、此距離的判斷依何而來、是否完全屬於實證的科學範疇,以及風機對人體身心影響之因果關係等可能已涉及感知層面的問題,有相關的討論。 閱讀全文

警惕“密切關聯”的金融體系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9日

如果葡萄牙或意大利政府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的話,將如何影響歐元區其他國家以及美國的主權和銀行風險?或者,如果美國金融機構因為美國加息而受損,那麽歐洲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將做何反應? 閱讀全文

轉型時代的全球化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9日

貿易保護主義是那只不叫的狗。儘管爆發了大規模金融危機,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仍在繼續。這當然是令人矚目的。那麼,為何如此?這種情形能否持久?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做? 閱讀全文

柏南克明年卸職 任內八年功過未定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18日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的第二任期將在明年一月結束,他將不再續任。儘管他近來針對何時開始減少每月購債規模及何時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多次發言,投資人和媒體也拿放大鏡加以解讀,但圍繞在他周圍的似乎仍是「不確定」;「不確定」的是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束時間及前景,同時還有柏南克在聯準會主席任內的功過。 閱讀全文

最先進也最落後? 尼泊爾在氣候變遷下的有機農業

最先進也最落後? 尼泊爾在氣候變遷下的有機農業

來源: 中外對話 2013年07月18日

在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和挪威政府等組織的“喜馬拉雅氣候變化適應計畫”(HICAP)的支援下,中外對話特約記者孟斯來到尼泊爾的山村。更適應氣候變化的有機農業正在萌芽,但在這樣一個貧窮國家,這種轉變面臨許多挑戰。 閱讀全文

IMF:中國經濟改革刻不容緩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8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隨著快速而不均衡的增長給中國政府、銀行和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實施關鍵經濟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閱讀全文

“林毅夫命題”關乎中國經濟轉型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18大前夕,圍繞重慶唱紅打黑,引發了關於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激烈爭論。吳敬璉指出,“十八大結束了改革路線之爭,堅持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正確路線”。不過在筆者看來,十八大隻是結束了政治路線之爭,否定了民粹主義、堅持了法治社會的改革方向。但是,關於經濟增長模式問題依然存在較大分歧。 閱讀全文

如何利用大數據?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IBM稱,全球所有計算機每天產生250億億個字節的數據。這相當於每人每天產生大約半張CD的數據量。無數激動人心的會議展示和咨詢報告都以“大數據”為主題。那麽,它對經濟學可能有何幫助?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