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聞
中國經濟未來荊棘密佈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放緩,甚至是劇烈放緩。這不是心懷惡意的外人觀點,而是中國政府的觀點。問題是放緩的過程將是平穩的還是劇烈的。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關乎中國的未來,也關乎世界許多國家的命運。 閱讀全文
IMF總裁稱讚日本刺激政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表示,寬松貨幣政策和“非常規措施”已對全球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日本央行剛宣佈的改革措施是朝這一方向邁出的可喜的又一步”。她昨日在中國海南島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做出此番表態。 閱讀全文
多邊主義正在走向死亡
自冷戰結束以後,歐洲人一直深信,全球共識是存在的,國家主權的重要性在不斷下降。美國和新興國家的行為表明,實則不然。強權政治正在回歸。多邊主義正在死亡。 閱讀全文
中國缺席美國自貿協定
這兩項談判反映了一種不同的全球治理思路。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久拖不決,還有氣候變化、輕武器以及其他許多問題的談判也陷入了類似僵局,這些都導致人們極度懷疑在重大問題上達成全球協議的想法是否可行。 閱讀全文
FT社評:必須與朝鮮保持對話
要緩解當前緊張局勢,最重要的一步,是與平壤方面恢復接觸,即便只是討論一些相對次要的問題。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和韓國不得不放棄以朝鮮無核化作為恢復會談的先決條件。盡管這一點仍然應該是最終目標,但絕大多數專家認為,無核化共識在當前局勢下難以達到。盡管與這樣一個流氓國家打交道令人不悅,但保持交流渠道暢通是保證未來和平的唯一希望。 閱讀全文
張金鶚:實價課稅是必走之路
張金鶚提出的5大目標,包括加速都市更新,創造社會共贏,並希望藉由健全房市機制,保障弱勢居住權的居住正義。他也期待能藉由社區與專業參與,營造公共利益優先的NGO公民社會。 閱讀全文
大陸汙染再不治理 就來不及了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概念。然而,過去人們所熟知的美景已經消失或是正在消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句描寫內蒙古草原風光的北朝民歌,現實已經變成了「天灰灰,野濛濛,風吹草低見煤塵」。環境汙染的問題再不全面徹底治理,大陸人民恐怕得生活在重重危機中。 閱讀全文
全球暖化 未來北極圈綠油油
拜全球暖化之賜,未來北極圈內的陸地可能經歷爆炸性的「綠化」,從擺脫冰和永凍層的土地上長出草、灌木叢和樹木。根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的電腦模擬報告,北極圈到二○五○年時,林木覆蓋的面積可能增加五二%。 閱讀全文
中國亟需政治改革以應對水危機
本月,在巴拿馬運河工程完成100年後,中國預計將完成其規模宏大的“南水北調”工程的第一階段,“將水從南方輸到北方”。這句話讓人想起了毛澤東的設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點來是可以的。” 閱讀全文
中國工業化的環境賬
中國一家官方媒體上周報道,2010年,中國環境退化成本約為2300億美元(15389.5億元),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5%,以人民幣計算相當於2004年的三倍。 閱讀全文
英金融時報︰台灣薪資凍人才失 西進苦果
英國金融時報三十一日題為「中國導致台灣人才外流(China causes Taiwan brain drain)」的報導指出,台灣當前薪資成長停滯,起因是二十年來製造業外移中國,去年經濟雖成長,但薪資經通膨調整後反減少一.六%,薪資倒退後果就是台灣現正面臨人才嚴重流失危機。 閱讀全文
塞浦路斯的一池春水
歐洲金主們對援助塞國的條件中,最特別的是「存款戶減記」,這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條件。雖然在法令與理論上,除了存款保險額度以內的存款戶,能受到百分之百保障外,其餘高於此金額的存款,原本就不受保障。 閱讀全文
資本無限制跨國流動是個失敗的實驗
無論塞浦路斯危機最終如何收場——我們知道肯定不會好看;只是不知道這種難看會以什麼形式呈現——有一點是肯定的: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個島國將不得不對資本的出入動向實施相當嚴厲的管控,可能要持續數年。 閱讀全文
大潮州人工湖 第1期動土 把淹水變儲水
大潮州人工湖為全國首座落實上游森林保育、中游滯洪及下游排洪的補注型人工湖,占地三百公頃,將擔負起治水功能,把淹水變儲水,第一期工程五十八公頃,總經費十四億元,廿九日舉辦動土典禮。 閱讀全文
歐盟給塞浦路斯危機種下惡果
在塞浦路斯,大銀行沒錢、政府一片混亂、人民充滿憤怒絕望。然而追溯引發當前這場危機的源頭,至少部分來自於17個月以前由同一群金融原則的捍衛者制定的一項重大決定,如今,還是這些人,在要求塞浦路斯改革。 閱讀全文
塞浦路斯將成歐盟首個資本管制國
塞浦路斯將成為首個實行資本管制的歐元區國家,對信用卡交易、每日提款額度、海外匯款和兌現支票都出台限制措施,以防該國銀行今日重新開門營業後出現巨額歐元外流。 閱讀全文
FT社評:塞浦路斯方案可作先例
荷蘭財長、歐元集團主席傑倫•迪塞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飽受批評,因為他暗示,塞浦路斯紓困方案標志著歐元區做出了一個新的承諾:未來銀行發生破產時,將由銀行投資者、而非納稅人來承擔損失。然而,如果迪塞布洛姆能夠說到做到,他這番言論理應得到喝彩,而不是嘲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