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聞
英國新核電廠 可能蓋不成
按照計畫,英國能源部將在十九日宣布興建新的核電廠,也是將近廿年來的第一座。不過,新核電廠完全未照計畫行事,不僅已延宕四年無法定案,且因最低保證電價談不攏,能否興建仍無定數 閱讀全文
太陽能未臻成熟 可從屋頂開始
核四議題讓太陽能再受一般大眾注意。太陽能導電漿廠碩禾董事長陳繼仁表示,核四預算不如拿來建太陽能電廠;研究機構集邦則認為,可更積極鼓勵屋頂型。 閱讀全文
關燈之後的氣候變遷調適契機:海綿城市
今年3月23日是每年1度的「地球1小時」,全球超過2億人口、152個國家都在此時,以關燈這個小行動,號召更多民眾關注節能減碳與氣候變遷的問題;荒野保護協會更提前在323的前夕,提出氣候變遷調適的新措施「海綿城市」的概念與做法,持續關注在每年關燈這1小時之後,城市長期的調適措施。 閱讀全文
李克強大談理念 反腐著墨多
「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7日首次召開中外記者會,以「九字真言」作為未來 10 年總理生涯的座右銘。他強調政府信譽和腐敗「水火不容」,「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即場「約法三章」,承諾本屆政府內,減少公費出國。這三條中央政府要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 閱讀全文
拚成長 歐洲撙節擬退場
歐盟領袖將在14到15日高峰會上討論創造就業與促進成長對策,料將放寬嚴格的預算赤字規定,並擬定60億歐元促進青年就業方案。 閱讀全文
聯合國:全球扶貧取得意外進展
合國在最新的《人類發展報告》中表示:“歷史上從未有如此多人的生活條件和前景如此迅速地出現如此巨大的改變。世界正在見證一個劃時代的‘全球再平衡’”。在墨西哥城發布的《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稱,至少40個發展中國家的較高經濟增長,已幫助數億人擺脫了貧困,並推動數十億人成為全球新的中產階級。 閱讀全文
蘭嶼、北海岸核廢受害者 30年首度對話
309全台22萬人挺身走上街頭表達廢核心願只是一個起點,更多的勇氣與討論也陸續開始展開。分別和核電廠、核廢料對抗長達二、三十年的北海岸與蘭嶼居民,在13日首度會面結盟成戰友,共同為了後代子孫停止核能運轉,而他們更希望將來能和核三廠周邊、核廢貯存預定地的金門、台東達仁居民聯合起來。 閱讀全文
FT社評:美國不應再拖延IMF改革
人們早就清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治理架構已不符合形勢需要。以各國對IMF股本貢獻額為基礎的投票權分配製度,不利於新興國家。考慮到巴西、中國和印度等國的經濟規模或它們近期的經濟增長率,它們現有的投票權過低。 閱讀全文
政院挺 金融服務業衝
政府全力推動金融業發展,行政院最近核定「金融服務業發展方向及計畫」,今、明兩年衝刺金融服務業,將擴大金融機構業務範圍,包括擴大開放市場、往來對象、業務與商品等,其中擴大台灣資本市場規模,更是「重中之重」。此為今年開春以來金融業最大興利措施。 金管會日前提出「金融服務業發展方向及計畫」,近日獲行政院拍板核定。 閱讀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兩岸可商談貨幣互換協議
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兩岸貨幣的清算基本框架已經建立,如果有必要,兩岸還可以商談貨幣互換協議。」 閱讀全文
觀點:朝鮮的威脅會加劇東亞核擴散嗎?
一種新生的脆弱感促使一些韓國人發出呼籲,韓國也要開展自己的核武器專案。而其鄰國日本更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建立一個核武庫。朝鮮的威脅及其仍要繼續開展的核子試驗會加劇該地區的核擴散嗎? 閱讀全文
核廢料政策 躺在抽屜裡
福島核災告訴我們一件事:核廢料的危險並不下於運作中的反應爐。在核災二周年的當下,我們除了堅持核四廠停建之外,也呼籲政府正視無法處理核廢料的事實,並且認真思考該怎麼走出無解困境。對於核廢料何去何從,國家應當盡快制定確實可行的政策。 閱讀全文
周小川的“穩健”
周小川認為,除了特殊時期之外,中國一般都保持了貨幣政策的穩定,而規模巨大的貨幣存量主要是中國金融貨幣體系特點造成的。的確,過去10年,與國際水平相比,中國保持了相對低且穩定的通脹率。從這個角度而言,央行執掌的貨幣政策基本上是合格的。 閱讀全文
俞正聲:不會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政協對台方針不變
大陸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昨天閉幕,甫接任全國政協主席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指出,要堅持共產黨領導,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拒絕浮躁和脫離國情的極端主張;而政治決議也強調,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 閱讀全文
廢核缺口 再生能源吃得下?
廢核後,電價「漲定了」,但是否有再生能源可以取代核能?學者和再生能源業者看法截然不同,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表示,再生能源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間,「不可能取代核能」;但風力發電大廠英華威副總王雲怡則表示,「當然可以」。 閱讀全文
租地架太陽能 地主:錢難賺
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沿海一帶,林邊、佳冬首當其衝,當地養殖業者數十年心血全付諸流水,卻也意外催生出今日的「養水種電」,去年一整年全縣四十三公頃面積,實際發電共二八五○萬度、換算成金額高達二億元,但部分居民仍表示,與預期有所落差。 閱讀全文
停種檳榔 豐富生態重回土地
多多種樹真的對大自然好嗎?地球公民基金會在植樹節這天召開記者會,呼籲自然復育比人工造林更符合大自然法則,更能維護國土保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