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聞
群體盲思下的台灣困境
回首紛擾與不安的2012年,台灣面對嚴峻的預算赤字與經濟低迷情勢,獲得連任的執政當局雖高舉改革大旗,自信滿滿朝向公平正義改革邁進,但陳冲內閣推出的公共政策,嚴重暴露政府群體盲思現象,導致台灣陷入嚴峻窘迫困境。 閱讀全文
2013將是金融“去全球化”關鍵年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二十五年裡,金融領域的全球化程度顯著提高。跨境銀行信貸快速增長,其中絕大部分由設在倫敦的金融機構牽線搭橋。從曼哈頓到巴林首都麥納麥(Manama)的街頭都可以看到花旗銀行(Citibank)的宣傳標語。而每當我們乘飛機時,就會看到匯豐銀行(HSBC)的口號——“環球金融、地方智慧” 閱讀全文
誰摧毀了環評法制?
十二月廿二日是我國環評史上黑暗的一天,也揭示了環評法制崩解的開端。台東縣政府主導的環評會議,無視於眾多法律程序與實質議題的爭議,強行通過了美麗灣渡假村環評案。 閱讀全文
森林保國命脈 非搖錢樹
有關行政院組織再造對林務管理單位隸屬議題,當局宜慎重考慮。台灣森林,宜隸屬於負責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機構,而非主事經濟與生產的機構。 閱讀全文
科學預測準 極端氣候都成常態
美國2012年伊始,傳統冬季就出現反常,接著春夏帶著野火、酷熱與旱災提早到來,秋天則隨著侵襲東部的颶風珊迪報到,一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頻繁創下紀錄,也符合科學對氣候變遷後果的預測。 閱讀全文
北投纜車環評 有條件過關
延宕10多年的陽明山北投纜車BOT案環境影響評估今有條件過關;北市府上午舉行第3次環評委員會,在場外反北纜團體的抗議聲浪中,由出席的12名環評委員進行記名投票表決,其中7票贊成有條件通過環評,為興建北投纜車,跨出關鍵一步。 閱讀全文
官方培育樹醫師 4年200位
農委會林試所今天成立「樹木醫學中心」,這是官方成立的第一個診療植物病蟲害的醫學中心,林試所計畫與國內六所大學合作,未來四年將培訓200名專業樹醫師,並且建立「樹醫師」證照制度,提供專業的林木健康管理諮詢和診斷。 閱讀全文
吳敬璉:重啟改革,做好頂層設計
大陸國研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說,近年有兩種改革爭論,一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提出並延續的路線,一是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中國模式 」,即《經濟學人》說的「國家資本主義」。吳敬璉認為,十八大最重大的意義是,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間,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即回到了前者,並重啟全面改革之路。 閱讀全文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成大合辦「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系列報導
政府財政日趨嚴峻,一年以上未清償債務餘額即將飆破五兆元。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與十二月十九日合辦「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的財經專家從產業發展、科技整合、財經建設與環境生態維護等議題深入探討,希望為政府提供建言。 閱讀全文
30年後 科技產業如何布局
卅幾年前,台灣基本上還沒有一家夠規模的資通訊業者。斯時也,政府將其資源投注在工研院與竹科,再加上周邊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的助力,對當時剛在起步的資通訊小廠,確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扶持效果。但在卅年後的今天,若干的小雞已經長大茁壯成老鷹,產官學之間的角色有重大的轉變。 閱讀全文
管中閔:高低階人才不足 中階卻過剩
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昨天在全國科技會議中表示,台灣的人才需求結構呈現「倒三角形」,但供給結構卻是「鑽石型」(菱形),高、低階人才不足,中階卻過剩,「高不成,低不就」。管中閔建議教育部一年內完成「高教分類」,研究型、一般型與技職型大學,透過競爭型經費,引導大學做「適合自己的事」。 閱讀全文
美麗灣賣掉的是尊嚴
對於發展觀光,我們常陷入一種明顯的矛盾:一方面我們羨慕先進國家鄉間的自然景致優美恬澹,一方面卻用最急就章的方法破壞我們自己的鄉間,彷彿沒有高樓,沒有高速公路,沒有大飯店的鄉間是落後的象徵──沒有高樓或高速公路並不落後,這樣無自信的心態,才叫落後。 閱讀全文
水不夠!桃園航空城不能只靠石門水庫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今(19)日表示,企業來台灣投資前,會考慮許多條件,但卻很少注意到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以桃園的航空城計畫而言,光靠石門水庫的水,根本不夠用。 閱讀全文
未來20年兩大權力轉移
美國級別最高的情報機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簡稱NIC)發表了每四年一次的、展望二十年後世界局勢的報告。這份名為《2030年全球趨勢:不一樣的世界》(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的報告,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辦的一次會議上發布。 閱讀全文
科技業的十大建設 預算75億、明年上路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天表示,國科會「雄才大略計畫」預計明年上路,這將是與科技有關的部會各主導一個大型政策,仿照早年的十大建設規格,改革台灣科技基礎建設。 閱讀全文
啟動頂層設計 陸學者倡政體改革特區
中國中新社報導,北京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表示,前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落實好已經推出的改革措施,同時從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出發,及時推出改革新舉措。要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改革需要頂層設計,李揚表示,「頂層設計」的必要性和可能規模,可以從近一個多月來的變化看出來。 閱讀全文
國內永續 三個盲點
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兆漢昨天主講「如何推動台灣永續發展」。他點出兼顧經濟、環境、社會三個面向的「跨領域永續發展思維」與相互合作是我國能否克服挑戰的重要關鍵。 閱讀全文
公債法修正/官員們!為政莫忘平衡收支
月前行政院通過公債法修正案,以「債限不再提高」為核心考量,僅對於「分配基準」進行調整,雖受到地方政府的反彈,但個人認為考量現有的財政狀況及社會氛圍,行政院的堅持應受到鼓勵,且應儘速送立法院修法通過。然而不過數周功夫,突傳出財政部長立場鬆動,願意增加北市的舉債額度,甚至六都修法後的舉債金額還比修法前多了一百多億,令人非常錯愕。 閱讀全文
環評審查惹議 環署提折衷方案
環保署計畫修訂環評法,把環評改交經濟部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遭環保團體反對。環保署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提出環評制度改革的「折衷方案」,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加入主持初審及第二階段審查,但不參與環評通過與否的表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