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國內外新聞

環評制度的何去何從

環評制度的何去何從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2年12月17日

因為六輕4.7期的開發案,環保署環評委員會雖然作成有條件通過的審查結論,但所附條件,台塑集團無法接受,適逢經濟極度不景氣,再度引發環評是投資障礙的爭議。雖然後來台塑提出訴願,行政院也非常配合地撤銷該項台塑無法接受的條件,但風波並未因此落幕,不僅產業界順勢要求廢除環評的否決權,環保署沈世宏署長更趁機大力鼓吹修法把環評燙手山芋推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辦理。 閱讀全文

尋找美麗灣

尋找美麗灣

來源: 公共電視 2012年12月17日

開發九年的美麗灣渡假村,歷經多年爭議,今年初,被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結論無效,必須停工。合法取得建照的飯店,為什麼變成違建?12月22日,即將重新進行環評審查,這場爭議,對美麗的杉原海灣,又將造成什麼影響? 閱讀全文

陸改革總體方案 提路線圖時間表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7日

大陸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天閉幕,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中心」,推動經濟在「尊重經濟規律、有品質、有效益 、可持續的速度」中增長;大陸也首次提到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閱讀全文

關中:人才變庸才 檢討考績法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7日

考試院院長關中力推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法,他接受媒體人陳文茜專訪說,現行考績制度讓人才變庸才,公務員不能與時俱進。我國文官制度落後先進國家30年,像鐵板一塊,修法勢在必行。他不推動考績法修法,就對不起自己的工作。 閱讀全文

從國土規畫到秘境旅遊

來源: 聯合晚報 2012年12月16日

蘇花公路因雨嚴重坍方,新竹秘境景點司馬庫斯路窄發生會車意外造成慘重死傷,阿里山公路再傳車禍…。這一連串旅遊交通事故,儘管可部分歸責於近來陰雨連綿,導致土質鬆軟、路基鬆動等因素,但若從旅遊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基本面問題不小,不能以天候因素一筆帶過。 閱讀全文

Michael J. Sandel訪台紀實

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12月13日

此次桑德爾因應十二月十日的世界人權日活動來台,他談到台灣白色恐怖時表示,正義絕對無法與歷史切割,「每一個社會最大的道德挑戰,就是面對歷史,這取決於每個國家走過的經驗,以及道德政治的成熟度,如現代德國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們願意承認自己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閱讀全文

阿禮部落災後持續守護山林 保育兼顧生計

阿禮部落災後持續守護山林 保育兼顧生計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2年12月12日

八八水災至今已過3年多,受創的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大多數族人,雖已遷移到長治鄉百合園區居住,不過災前已萌芽的社區保育觀念,並未因此熄滅。部分族人選擇留在山上,經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協助,以「災後參與保護區監測行動計畫」申請林務局補助,讓部落凝結的保育力量持續守護山林。這項計畫至今整整3年,昨(12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現場也展出族人發展的各項產品,示範保育後豐富的自然資源不但能結合遊憩,並兼顧在地生計。 閱讀全文

台灣老齡化 政院:不會迴避挑戰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2日

根據「全球趨勢二○三○報告」,包括歐洲、日本、南韓和台灣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國民黨黨政人士表示,人口老齡化現象全球皆然,台灣也不例外,政府已積極應對,提出多項因應政策及改革,也是政府無法逃避的責任。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也表示,政院充分理解,也不會迴避此嚴峻挑戰。 閱讀全文

李鴻源:抱歉,2030年交給你們爛攤子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2日

「抱歉,二○三○年交到你們手上是個爛攤子。」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到台東大學與青年座談,感嘆「沒有帶來好消息」,台灣未來將面臨缺糧、缺水、缺電、水汙染等嚴峻考驗。 閱讀全文

蕭萬長:缺人文素養 只是匠、不是師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2日

蕭萬長指出,他卸任副總統後,從東北亞一路跑到東南亞,看到亞洲各國為了競爭力全力投入,每個國家都急起直追,我們如果想保持領先,甚至維持一定的競爭力,光靠科技是不夠用的。「沒有人文的科技不會成功,這是iPhone成功的關鍵。」蕭萬長認為,沒有人文素養的科技或許會有發展,但就像沒有根的樹,發展到最後會遇到瓶頸,這也是施振榮一直強調人文的主因。 閱讀全文

四大全球趨勢 決定你我2030年命運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2日

美國「國家情報會議」發布「全球趨勢二○三○」報告,文中指出台灣面臨人口高齡化,經濟成長受到衝擊。 記者林錫銘/攝影美國「國家情報會議」的二○三○年全球趨勢報告中,列出全球四大趨勢:個人權力增加、全球權力分散、人口老化及都市化,糧食、水和能源成為核心議題。在人口老化部分,報告中提到,台灣將在二○三○年之前,進入年齡中位數高於四十五歲、類似目前日本和德國的情況,而這些人口老化國家未來可能經濟生產力下降且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減緩或停滯。 閱讀全文

莫再迷航於杜哈途徑中的台灣氣候變遷政策

莫再迷航於杜哈途徑中的台灣氣候變遷政策

來源: 台灣立報 2012年12月11日

杜哈氣候途徑通往何處? 一如以往,於卡達杜哈舉行的第18次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8),亦重現無法於正規時間產出具體結論,而仰賴延長賽時,各國的激情表現,挽救全球對於此多邊會談制度的決心。 閱讀全文

首屆產發會 環團、業界激辯環評會定位  全文網址: 首屆產發會 環團、業界激辯環評會定位

首屆產發會 環團、業界激辯環評會定位 全文網址: 首屆產發會 環團、業界激辯環評會定位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2年12月11日

首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天登場,「環評委員會」何去何從成為火線話題,業者與勞團多所交鋒,環保團體反對把環評委員會轉為「諮詢角色」,形同廢除環評,產業界主張將環評裁決權提升到行政院層級,因為環評委員壓力沈重「很可憐」。 閱讀全文

拚減碳 京都議定書延長8年

拚減碳 京都議定書延長8年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2年12月10日

聯合國年度氣候變遷會議8日在卡達多哈落幕,逾190國代表徹夜協商後同意延長京都議定書數年,承諾採取更具企圖心的行動,減少排放溫室氣體,但缺乏具體細節。一般而言今年會議的成果不大。 閱讀全文

聯合國氣候會議 富國首度同意補償窮國

來源: 聯合報 2012年12月10日

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經過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當會議主席艾迪亞8日晚間倉促宣布達成協議,將京都議定書效期延長8年時,各國代表高聲喝采,但已筋疲力竭,且遍體鱗傷。由於各國在採取行動的規模、氣候變遷的急迫程度,以及政治意願與企圖心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因此觀察家表示未來的道路仍坎坷難行。 閱讀全文

財劃法、公債法,李鴻源:從分權分錢分工下手

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12月10日

李鴻源表示,不要只談「中央要給地方多少錢」,應先釐清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權責,再談財政收支劃分或人員編制。五都改制將滿兩周年,會檢討如何分權、分錢和分工,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閱讀全文

社論-提高國際供應鏈地位才能活化經濟

來源: 工商時報 2012年12月10日

2001年台灣商品輸出占全球出口總額2.0%,全球排名第14位,但是到2011年台灣的全球出口排名卻跌至第18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1.7%,顯示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滑落的事實。而競爭力不足,恐怕也將使政府在推動ECFA後續協商和處理與美歐FTA談判的市場開放要求時,無法大開大闔放膽邁出腳步。 閱讀全文

醫療體系崩壞 醫療業者責無旁貸

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12月10日

台灣醫療體系的「六大皆空」困境,引發許多討論。衛生署長邱文達於立法院報告也表示,未來將致力挹注五大科別和偏遠地區醫療資源、推動醫療過失刑責合理化、提高全民健康保險五大科別支付標準及強化急診室安全等;此外針對護理人力,將持續改善勞動條件,預計一○三年將全部回歸正常工時,訂三班合理護病比等政策。我們想從管理角度,來看醫療體系的崩壞危機。 閱讀全文

環境基本法10歲 法學界討論如何實際發揮功用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2年12月08日

今年12月,台灣的《環境基本法》便要施行滿10週年了,此法的立法目的乃是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期能在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之間達成平衡。然而,目前我國開發爭議不斷,爭訟攻防不斷,這10年來我國環境是否因此更好?法學界舉辦論壇,不但回顧歷史也展望未來,討論能如何讓環境基本法更積極的發揮功能 閱讀全文

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四大挑戰

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12月07日

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在未來十年所面臨的主要發展挑戰有四:第一是如何突破中等收入的陷阱,讓中國大陸順利的邁入中高收入新興工業化國家之林;第二是如何在經濟規模倍增的過程中避免貧富差距的擴大,讓中國大陸逐漸形成以中產階級為主幹的橄欖型社會,防止出現兩極化矛盾;第三是如何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平順的吸納大批來自農村的新移民,確保社會穩定;第四是在中美綜合國力興衰交替的歷史關鍵期,如何維持與美國的建設性交往關係,避免發生戰略攤牌。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