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台灣新聞
組改亂象!搶林務局大戰 農委會擬翻案
政府組改亂象又一樁!根據新的組改規劃,農委會林務局將併入環資部,不過,農委會動作頻頻,要把林務局與林業試驗所搶回農業部,讓「農林漁牧」在農業部重新合體,更找負責組改的研考會主委宋餘俠背書。 閱讀全文
林務局歸屬 研考會:聽立院的
農委會林務局在組改後何去何從,兩派角力。研考會主委宋餘俠表示,依規畫關於生態保育業務確定歸環境資源部;至於林農、林產業務早有兩派意見,政院會尊重今天立院委員會的討論結果。 閱讀全文
極端氣候遽增 核電廠處境堪憂
「氣候變遷導致核電廠的處境越來越危險!」面對全球暖化趨嚴,多位學者受訪時表示,極端氣候導致的天然災害,諸如颶風、暴雨、熱浪等,皆會使核電廠備受考驗;台大教授施信民及徐光蓉也都指出,因為核電廠需仰賴大量的水,經冷卻後轉換成動能,因此海水不斷升溫,將會使核電廠的風險提高,運轉的效率降低。 閱讀全文
林務局搶手 原民共管無人問
阿里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和玉山、陽明山「國家公園」有何不同?為何要劃分由不同單位管轄?政府組織改造攻防從去年延展到今年,民間較無反應,但從小細節看,無論是全家大小出去玩,或者是學生選讀科系、民眾跑公家機關辦事,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 閱讀全文
立委主張森林劃歸農業部管轄 切割生態環團籲撤案
中央政府組織再造如火如荼展開,《農業部組織法》草案即將送審之際,卻有執政黨不分區立委鄭天財與17位立委提案,主張將已有共識納入環境資源部的原林務局、林試所等機關,回歸未來的農業部。對此,昨(2)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綠黨等多個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森林保育,並要求鄭天財等立委撤銷提案,維護台灣森林生態系統之完整性。 閱讀全文
落實保育 林務局應回歸環資部
政府組織改造之後,原本隸屬農業委員會的林務局與林業試驗所將納入環境資源部,分散各處的山、林、水、土終成一家。日前立委提案,要求將林務局、林試所重新置於農業部底下,民間團體憂心,組織改造無法達到保育一條鞭的目的,可能重蹈山林砍伐覆轍,召開記者會呼籲立委審查法案時,秉持保育精神,讓保育單位回歸同一體系。 閱讀全文
讓樹醫樹
樹木,是最友善的生命體,是最聰明的力學家,然而因為人們不當對待,許多城市裡的樹木生病了,為了救樹,政府花了大錢卻成效不彰,其實醫樹可以不靠藥物,只要陽光、空氣、水... 閱讀全文
徵收碳稅讓愛爾蘭搖身變「綠」
都柏林——過去三年,愛爾蘭經濟蕭條,但它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戰略來幫助減少堆積如山的赤字:對各個家庭和企業造成的環境損害收取相應的費用。 閱讀全文
2012國內外環境大事紀:沒有人反對核能、世界末日最多人關切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公布2012年國內外十大環境事件,國內以「我是人‧我反核」、阿塱壹確定劃設自然保留區、美麗灣渡假村開發爭議、石虎受威脅等事件最受矚目;國際上則以「2012世界末日說」、RIO+20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印尼錫礦開採、巴西美山水壩等議題,最受國人關切。 閱讀全文
從蘇花高到美麗灣 談環境抗爭邁向合作經濟的可能性
台東縣政府22日召開美麗灣環評審查會議,會議場內閉門決議有條件通過,場外則是贊成、反對美麗灣的民眾,各自呼喊看似平行的兩個訴求 閱讀全文
誰摧毀了環評法制?
十二月廿二日是我國環評史上黑暗的一天,也揭示了環評法制崩解的開端。台東縣政府主導的環評會議,無視於眾多法律程序與實質議題的爭議,強行通過了美麗灣渡假村環評案。 閱讀全文
森林保國命脈 非搖錢樹
有關行政院組織再造對林務管理單位隸屬議題,當局宜慎重考慮。台灣森林,宜隸屬於負責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機構,而非主事經濟與生產的機構。 閱讀全文
科學預測準 極端氣候都成常態
美國2012年伊始,傳統冬季就出現反常,接著春夏帶著野火、酷熱與旱災提早到來,秋天則隨著侵襲東部的颶風珊迪報到,一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頻繁創下紀錄,也符合科學對氣候變遷後果的預測。 閱讀全文
北投纜車環評 有條件過關
延宕10多年的陽明山北投纜車BOT案環境影響評估今有條件過關;北市府上午舉行第3次環評委員會,在場外反北纜團體的抗議聲浪中,由出席的12名環評委員進行記名投票表決,其中7票贊成有條件通過環評,為興建北投纜車,跨出關鍵一步。 閱讀全文
官方培育樹醫師 4年200位
農委會林試所今天成立「樹木醫學中心」,這是官方成立的第一個診療植物病蟲害的醫學中心,林試所計畫與國內六所大學合作,未來四年將培訓200名專業樹醫師,並且建立「樹醫師」證照制度,提供專業的林木健康管理諮詢和診斷。 閱讀全文
美麗灣賣掉的是尊嚴
對於發展觀光,我們常陷入一種明顯的矛盾:一方面我們羨慕先進國家鄉間的自然景致優美恬澹,一方面卻用最急就章的方法破壞我們自己的鄉間,彷彿沒有高樓,沒有高速公路,沒有大飯店的鄉間是落後的象徵──沒有高樓或高速公路並不落後,這樣無自信的心態,才叫落後。 閱讀全文
水不夠!桃園航空城不能只靠石門水庫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今(19)日表示,企業來台灣投資前,會考慮許多條件,但卻很少注意到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以桃園的航空城計畫而言,光靠石門水庫的水,根本不夠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