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台灣新聞
漏水管不修 流得出好水?
繼油電之後,水價也響起漲聲,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台灣屬於缺水國家,漲水價是必要之惡,除了改善自來水公司惡化的財務狀況,更重要的是,過低的水價沒有節約用水的誘因,難以節制用水浪費的行為。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廖宗盛坦言,如果能漲水價,多出來的錢只能先拿來換漏水的老舊水管,「連還債都不敢想。」 閱讀全文
少了國土規劃的藍圖
在台灣,似乎有將複雜的政治問題,簡化為單純算術問題的弱智化現象。日昨在立法院朝野難得的「高度共識」下,通過《地方制度法》第四與第七條的修正案,使得目前人口數超過兩百萬的台北縣,在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準用直轄市有關議會會期、機關組織員額、一級機關首長任免、稅收及財政收支劃分等相關規定,形同升格為「準直轄市」。 閱讀全文
政府擬投90億元 興建屏東大潮州人工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表示,近期將把屏東縣大潮州人工湖計畫案向行政院提報,最快在明年動工,預計投入新台幣約90億元興建,完工後預估每年可補注地下水1.68億噸,可有效防治地層下陷。 閱讀全文
天災再來 國土還能承受嗎?
九二一大地震後,接連的桃芝、納莉到敏督利颱風引爆七二水災,被形容為大地反撲。在民間團體的催生下而有國土復育計畫,但才短短兩年,生聚教訓已被拋諸腦後,中橫谷關到德基便道搶通計畫,無異是狠打當時主政者一個大耳光。 閱讀全文
潮州人工湖無法改善地層下陷
潮州人工湖無法改善地層下陷,頂多只有緩和惡化而已(純補助不抽水),而且一但依計畫抽取地下水,還會加速惡化地層下陷。各界實不得忽略此案的負面影響,也希望行政院國土復育計畫能嚴謹審議。本人提出幾點意見,盼屏東縣政府能嚴正評估此案的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花再多鈔票 難救雲嘉陸沉
高達一千一百六十億元的易淹水地區治水計畫,即將於本周在立法院進行表決。這項治水計畫,究竟能否解決台灣的洪澇問題?抑或只是另一政治分贓?本報記者深入淹水最嚴重的雲林及嘉義調查採訪,做第一手報導。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能不能解決治水問題?本報實際走訪雲嘉淹水嚴重地區,只見治水預算被民意扭曲,未見專業治水,未來有可能出現,錢是花了、治水卻仍無效。 閱讀全文
抽水站蓋不停 村子照淹
抽水機似乎已經成為台西人擺脫淹水的寄託。台西鄉長李培元在崙豐橋指著抽水機說,台西鄉蚊港、和豐、永豐、富琦、五港、溪頂六村,大約五百公頃土地,沿著雲三、台十七線兩側,在六○九水災中,幾乎都成為水鄉澤國,他希望新建崙豐抽水站、海口抽水站解決崙豐及五港地區的淹水問題... 閱讀全文
蓋再多防砂壩 水庫難活化
石門水庫已垂垂老已,大雨天原水濁度混濁,造成下游地區兩三百萬人面臨停水窘況。為解決石門水庫遇雨總是缺水的問題,立法院將針對總經費高達二百五十億元的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表決,這筆龐大預算是否真的用在刀口上,本報記者深入水庫集水區上游巴陵、蘇樂、下文光等地區,調查採訪並釐清問題... 閱讀全文
集水區超限利用 石門毒瘤
治水計畫凸顯了國土超限利用亟需復育問題,但現在只看到中央灑大錢,及各式民代及利益團體爭相分肥的戲碼,而國土復育的觀念及配套措施卻完全付之闕如... 閱讀全文
環境資源與國土規劃應予整合
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若在本會期通過,部會組織法才能及時在明年三月送入立法院,趕上部會四、五月間編列下年度概算,以確定二○○七年部會組織預算,公務員也能在七月決定是否選擇優惠離職或退休,否則很多公務員事先盤算生涯規劃,卻因全案卡住而一次次落空。 閱讀全文
大潮州人工湖 爭取納入八年八百億元治水預算
屏東縣長參選人曹啟鴻今天邀請立法院經濟能源委員會委員王塗發等人,前往屏東縣來義鄉的大潮州人工湖計畫萬隆試驗基地勘查,爭取將此案納入八年八百億元治水預算。 閱讀全文
國土復育的生態思惟
二○○五年一月十六日中國時報的國土復育專題報導,將一場由時報文教基金會、行政院經建會主辦的國土復育公聽會議記錄,公開於全民面前。一月十九日,行政院通過「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將攸關台灣自然保育與永續發展等議題,拉到論戰的火線上。國土復育,原本應是人人稱好的國家大事,為什麼還會有令人關切的可議之處? 閱讀全文
復育與生計 政府的兩難 人民的不信任 排斥相關措施 才是最大危機
原住民集結立法院前抗議,再度將國土復育和原住民生計的兩難情境搬上檯面。表面上,這是一場抗爭活動,實際上,人民不信任政府,特別是山區原住民根本不能理解、也排斥政府相關措施,才是抗爭背後透露的最大危機... 閱讀全文
反國土復育 醞釀發動三、四千人北上總統府抗議
大梨山地區和全國農墾會正在發動三、四千人十一日十日到總統府抗議國土復育的政策,梨山果農還積極和立委候選人聯繫中。東勢林管處則提出說帖,重申國有林班地造林和國土復育策略重要性... 閱讀全文
風災水害 正是重新檢討國土規畫迫切課題
一九六○年代台灣第一條被譽為「人定勝天」貫穿東西部橫貫公路正式通車;一九八二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啟用;一九九一年,新中橫正式通車... 閱讀全文
種樹造林的和興村經驗談
敏督利颱風所引進豐沛西南氣流,集中的雨量形成七二洪災肆虐中南部各縣市,而重災區包括南投山地及台中谷關、東勢等地,正好也是五年前九二一地震的重災區。區內居民五年之內兩度三番遭到大自然的災害,家毀人亡,田土流失,橋斷路坍,土石橫流,誠然令人感到天地之不仁莫此為甚,不過,通案中卻有例外,同屬九二一重災區,同樣處於土石鬆軟的敏感地區,南投縣中寮鄉和興村卻在這一次的豪雨衝擊下屹立不搖,未傳災情。和興村倖免於難究竟有何祕訣?答案並非乞靈神蹟天祐,只是因為村民同心協力,認真執行植樹造林,三年有成,既保住家園,也凸顯了和興經驗的不凡意義... 閱讀全文
颱風的地理思維
這兩天新聞媒體的焦點就是大學指考的加分問題以及中南部的七二水患。兩者都源自輕颱敏督利的災害。因為涉及學測學生的權益以及水患所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格外引人注目,從地理的思維來看,颱風災害是天災,但消極的降低災害的損失以及即時補救並不是不可能,其做法除了政府因地制宜,做好事前縝密的應變計劃之外,更有賴於民眾對自身環境的認識以及警覺性,地理教育於此似乎能夠擔負起最適切的角色... 閱讀全文
環保十惡政策 台灣十大惡夢
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前夕,卅餘個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公布扁政府施政四年迄今推動「十大不永續建設與施政政策」,其中十惡之首就是核四續建,而新十大建設的蘇花高速公路、四大人工湖,以及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高山纜車規劃等政策,都是名列環境惡夢政策,讓台灣淪為「惡夢之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