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水水台灣新聞

水水台灣新聞

三峽大壩告急!中國氣象台示警最強暴雨將至

來源: 多元 2020年06月23日

中國長江流域連日來暴雨成災,重慶市綦江創下1940年來最大洪水,還有中國水利專家指出,「三峽大壩」出現潰堤的危機,若真的潰堤,不僅長江中下游居民「全部完蛋」,洪水還可能一路沖到上海,屆時將造成巨大影響。 閱讀全文

中國專家警告「長江三峽大壩根本無法防洪」:若潰堤大水直沖上海

來源: 新頭殼 2020年06月22日

中國近日連續暴雨成災,多達24省遭到洪水侵襲,質疑長江三峽大壩潰堤的聲浪又起。中國著名旅德水利專家王維洛示警,三峽大壩的防洪功能根本沒用,長江中下游居民應盡早準備救生裝備、擬定逃跑路線,一旦潰堤,洪水將一路沖到上海、出海口將「全都完蛋」。 閱讀全文

十足目虹彩病毒入侵!竹縣、新北已有養蝦場撲殺清場

來源: 農傳媒 2020年06月17日

新竹縣竹北市一處澳洲螯蝦養殖場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疫情,已完成撲殺、掩埋、養殖池消毒。中國大陸養殖甲殼類日前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疫情,農委會因此發函要求各地方政府對境內甲殼類養殖場展開調查。 閱讀全文

水質倒退30年?別讓基隆河變「黑龍江」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6月16日

端午節將到,做為舉辦端午節國際划船競賽活動的基地,同時也是台北市民從事親水活動的基隆河中下游河段,近年不僅水質持續惡化,反而將再增加汙水處理水放流量,甚至尚計畫籌建兩座汙水廠,共廿萬噸每日放流於該河段,恐將更嚴重汙染,淪為如卅年前的汙染情況,被稱為「黑龍江」而無法再做為親水活動的臭水溝,在此呼求市民守護珍貴水環境。 閱讀全文

環評委員都不滿意的開發案 為何可以苟延殘喘?

來源: 鏡週刊 2020年06月12日

6月10日環評大會,永侒礦場確定進入二階環評,能否開發將延至1年後揭曉。究竟一樁必要性不明、區位也不適當的開發案,何以能苟延殘喘、進入延長賽? 閱讀全文

解封後 中國空氣污染變本加厲超越去年

來源: ezone.hk 2020年06月09日

自去年新肺炎疫情爆發後,不少工商活動都要暫停,地球似乎亦得到喘息機會,各行污染指數都大幅回落。不過自從疫情放緩,中國的空污指數在今年 4 月中首次上升,甚至比 2019 年同期更高。 閱讀全文

後疫情時代 更該注意經濟與環境的平衡

來源: udn倡議家 2020年06月08日

新冠肺炎危機席捲全球,突破疆界藩籬、影響數十億人生活,甚至癱瘓全球經濟。疫情顯示系統性的風險所帶來的影響不斷增加,而既有的體制在面對已知的危機降臨時,也無法充分準備及應對。這似乎與我們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另一個全球性議題—氣候變遷,有異曲同工之處。 閱讀全文

豐原水資源中心啟用 第一期1.7萬戶接管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04日

「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歷經三任市長規劃、動工,以及中央、地方民代合力爭取,順利完工啟用。以綠建築概念打造,第一期預計接管1.7萬戶,每日可處理1.8萬噸汙水。 閱讀全文

因應氣候變遷 立委催生環境資源部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01日

時力立委陳椒華、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及國內環保團體今日於立院中興大樓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台灣不該再漠視,應盡快催生環境資源部。 閱讀全文

環保署推「氣候公民對話平台」 廣徵溫室氣體減量建言

來源: 自由時報 2020年05月27日

環保署將於下半年將《溫管法》第二階段管制目標草案送交行政院核定,環保署即日起至109年6月底止啟動「氣候公民對話平台」,邀請團體及個人就溫室氣體相關方案及部門減碳路徑提出相關建言,將納入下一階段各部會溫室氣體減量行動策略的參考。 閱讀全文

李根政: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

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20年05月20日

疫情下,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即將於520就職,從選後至今,因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全球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多數大國陷入嚴重的公衛危機,至今全球確診已480萬人、死亡31萬人,每天的數字仍在攀升,仍不知何時可以停止大流行? 閱讀全文

防汛抗旱 超前部署守護家園

來源: 青年日報 2020年05月19日

每年5月至11月,是政府訂定的汛期,國軍與相關單位都會積極整備防災工作。今年以來,臺灣少雨多晴,已經使各地水庫水情拉警報。雖然梅雨鋒面已經報到,但目前仍難解水庫數月之渴。 閱讀全文

陳椒華:未來3年將推「成立環境資源部」

來源: 匯流新聞網 2020年05月18日

陳椒華表示,環境資源部的構想,過去已討論相當多年,也取得一些共識,但在上屆立院因為有些部會對部分內容有意見,而未能通過組織法;目前山林主管機關是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主管水資源、國家公園的管理單位是內政部營建署,各種與環境資源相關的權責分散在各部會,成立環境資源部可有效整合。 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陳美霞:市場導向下的公衛危機現形

來源: 報導者 2020年05月13日

目前全世界COVID-19確診病例已超過426萬人,死亡近30萬人。特別令人矚目的是,幾個已開發國家包括:美國、西班牙、英國、俄羅斯、義大利、法國,對COVID-19的流行幾無招架之力,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目前高於其他國家。 閱讀全文

全台水情拉警報 曾文水庫趕梅雨季前清淤

來源: 多元 2020年05月12日

全台水庫水情拉警報,梅雨季的來臨可望解決水庫缺水的警報。根據水利署的資料顯示,北部石門水庫有效蓄水率已經跌破30%,而南部的曾文水庫也剩不到10%,高雄出現的零星降雨,更全部被乾涸大地吸光,因此水利署趕緊把握機會,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閱讀全文

為未來種一棵樹:百年大業 宏觀規畫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5月11日

種樹聯盟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作倡議「為未來種一棵樹」,透過衛星圖資,為樹尋地,估計台灣還可在公共設施用地種二千七百萬棵樹,等於每人可種一點一四棵樹。水利署、營建署率先響應,並願意開放供民間認養種樹。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最令人振奮的消息。 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林奇宏:新一輪的全球化互動即將來臨

來源: 聯合報 2020年05月04日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曾任台北市與新北市衛生局長,現任交通大學副校長及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林奇宏提醒,應注意「典範負擔」(即慣性地依循過往成功經驗)對後續防疫的影響,必須高度警覺善用科技以防範疫情再次蠢動。 閱讀全文

水利署至4月中旬 水庫清淤達538萬立方公尺

來源: 多元 2020年04月24日

經濟部水利署今年水庫清淤工作,將持續朝最大化方向執行,年度清淤目標量提升至1,243萬立方公尺,為歷年平均清淤量的二倍以上;水利署23日表示,各水庫管理單位已把握上半年枯水期最佳清淤時機,全面動員廠商及機具車輛,投入清淤工作,截至今年4月中旬止,已清淤538萬立方公尺,約占該年度清淤目標量43%。 閱讀全文

科學家首度同台連署 「氣候緊急」需超前部署

來源: 中時 2020年04月23日

適逢世界地球日第50周年,台灣科學家發起連署回應2019年11月《生物科學》期刊刊登的〈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一文,這是首次台灣自然科學家一同以具名連署的方式呼籲氣候緊急狀態的事實,政府在因應對策上要「超前部署」,2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 閱讀全文

【縣市國土計畫】人口、農地、工業地 18縣市總盤點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20年04月22日

在原定4月30日前公告縣市國土計畫的期程壓頂下,9日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專案小組完成18個縣市國土計畫第一輪的審查。多數縣市以修正或補充說明通過小組審查,下次進入大會審議。不過,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如補件資料未能過關,不排除再排專案小組審查。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