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國內外新聞

濕地養殖爭議 黑面琵鷺與漁民搶地?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4月07日

日前台南市議員陳朝來和700名台南七股、將軍漁民抗議內政部罔顧漁民權益,逕自將6698公頃土地劃為重要濕地,激烈警民衝突,議員痛批「鳥比人重要」,認為《濕地保育法》(簡稱《濕地法》)罔顧漁民權益,但這些溼地範圍幾乎全為公有地,也是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與覓食區,漁民在公有地上進行養殖行為是否合法?如何落實濕地法,又能確保漁民權益?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調整的兩難困境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4月06日

隨著全球經濟繼續在不確定中徘徊,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中國身上,而中國人也對本國經濟充滿關切,既希望本國經濟學家做出分析和預測,也很在意“旁觀者”的看法。3月22日,在FT中文網舉辦的一次座談會暨讀者見面會上,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和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經濟學家餘永定,就此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座談會由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總編輯王豐主持。 閱讀全文

日本和歐洲:貨幣戰弄巧成拙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4月06日

回顧持續3個月之久的極端市場波動,可以看出全球貨幣戰顯然進入了一個更加復雜的新階段。實際上,市場波動已經讓那些最堅定地致力於本幣貶值的央行失去了戰鬥力。彰顯這種無能為力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日本央行(BoJ)。 閱讀全文

供給側改革:不應低估的多邊博弈困局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4月01日

當前政治語境的新詞創造堪稱深圳速度,人們對“新常態”尚未嫻熟,供給側改革就又盛裝而來。這一於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新詞”,尚未來得及精心雕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方案尚待字閨中,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就表示已顯積極效應,雖有鼓舞士氣之嫌,但確實將問題想的過於簡單,不免奢談,不免為各類分歧提供土壤。 閱讀全文

中國四大行不良債權增長49%

來源: 日經中文網 2016年04月01日

中國銀行業的不良債權正在持續增加。國有四大商業行截至3月31日發佈的2015年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不良債權餘額達到6892億元,比1年前增加49%。中國領導層顯示出加快化解過剩産能和推進背負債務的國有企業改革姿態,不良債權問題今後很有可能成為銀行經營的沉重負擔。 閱讀全文

邱文彥:海污應變 需要專業與整合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4月01日

在立法院抨擊下,環保署長魏國彥擬辭職,以示對「德翔台北」貨輪擱淺漏油事件負責。筆者曾任職該署,長期關心海岸保育與海污防治,也全程全權處理同一地點「晨曦輪」擱淺與清污工作,深知每一次海污事件狀況與應變不盡相同,難以一概而論。然事件迄今,已損失一架直升機,並造成二死三傷慘劇,外界批評環署不作為,恐有欠公允。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全球挑戰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6年03月31日

中國正在嘗試進行的經濟轉型對新興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挑戰在於管控好中國經濟活動可能出現的大幅放緩帶來的溢出效應。長遠來看,挑戰在於如何讓一個金融大國融入全球經濟。然而,實際上,短期的發展變化同樣將影響長期。 閱讀全文

亞行展望報告:下調亞洲國家經濟預期

來源: BBC中文網 2016年03月30日

亞行周三(3月30日)發表最新的《2016亞洲發展展望》報告,指亞洲發展中國家今年及明年的經濟增長為5.7%。 不過,在去年十二月發表的報告中,亞行預測今年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有6%。 亞太區有45個發展中國家,去年整體經濟增長為5.9%。 閱讀全文

燃煤舊世代走入歷史 蘇格蘭最老火電廠也熄燈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3月30日

蘇格蘭上週關閉境內最大的燃煤電廠朗格尼特(Longannet power station)發電廠。該電廠在工業革命中扮演要角,是英國最大的燃煤發電廠,興建規模也是當年全歐境內最大。 閱讀全文

租稅改革 學會數據說服民眾

來源: 朱敬一,聯合報 2016年03月29日

要實踐分配公平等社會理想,政府實施相關社福政策時,首先會碰到財政問題。台灣目前財政最大的問題就是稅收不夠,又支出太多。以稅收來說,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二點三,是全球倒數第五,誰都知道一定要加稅,否則政府無米可炊;在支出方面,台灣潛藏負債十八兆,包括各種年金、勞保等,也到改革時刻。 閱讀全文

北海岸生態浩劫再起 直擊「德翔台北」擱淺油污事件

北海岸生態浩劫再起 直擊「德翔台北」擱淺油污事件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3月29日

「德翔台北」輪10日擱淺於石門外海,24日上午11點多船身因連日被海浪衝擊所出現的裂痕擴大,至晚間斷裂,9點50分確定燃料重油外洩,加上隨時有翻覆之虞,油品一旦外洩將造成重大海洋污染,有毒物質流入海恐要花三個月以上時間清除,環境得花三年以上才能修復,影響地方觀光、漁民漁業,情況一度危急;現岸際油污範圍從岸邊200公尺擴大到近2公里(自啡木屋綿延至和昇會館)。 閱讀全文

中國“新常態”面臨四大挑戰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6年03月25日

中國當前面臨著四大主要挑戰。第一是如何轉變增長模式——既在數量上也在質量上。第二是如何相對平穩地管控潛在增長不可避免的放緩。第三是如何管理好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對接。最後是如何掌控國內政治演進。 閱讀全文

土壤液化不是最壞 專家說這個更可怕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6年03月25日

許多民眾擔心土壤液化讓房屋倒塌,不過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黃俊鴻表示,土壤液化不會造成樑柱、結構體直接斷裂,最該注意的反而是油管、瓦斯管破裂,造成的二次災害,日本新潟地震時,土壤液化導致油槽破裂,大火延燒12天,造成上千人受災,高雄市是台灣最有可能全面性土壤液化的區域,地下管線又多,中油等石化業者,應該評估管線所在區的地質狀況。 閱讀全文

學者專訪/胡勝正:重視創新與在地就業

來源: 胡勝正,聯合報 2016年03月22日

新政府以創新、就業、分配等民生議題為主軸,並選定亞洲矽谷、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五大產業作為創新經濟的基石,建議新政府聚焦國內投資做為檢視政策成效的標竿,因為投資代表企業對政策的認同,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帶動消費者信心;更重要的是,創新—不論技術精進或新產品開發,都要靠投資體現,有國內投資才會創造在地就業,才有加薪的機會,經濟轉型才不至於落空。 閱讀全文

薛琦專文:他山之石─兩岸企業家的交會

來源: 薛琦,風傳媒 2016年03月22日

大家應該會同意,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讓電廠「沒水喝」 威脅全球發電量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3月22日

氣候變遷對河流和溪流的衝擊,可能大幅降低全球電廠的發電量。一項新研究指出,在2040至2069年間,缺水可能導致全球逾60%發電廠的產能降低。研究呼籲應提高氣候變遷調適措施的努力,以維繫未來能源的安全。 閱讀全文

周小川警告中國債務水平“偏高”

來源: FT中文網 2016年03月21日

中國央行行長警告,中國企業負債水平過高,正在助燃經濟風險。目前,高杠桿的中國企業掀起了境外並購狂潮。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周小川呼應了近期中國其他高官的表態,他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商界領袖會議上表示,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正在變得過分。 閱讀全文

【南台強震】八縣市土壤液化潛勢圖 今上網公布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3月18日

你家有發生土壤液化的危險嗎?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八縣市的土壤液化潛勢區今天中午起上線,民眾只要進入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再點擊右側《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或使用TOGS)即可查詢。圖上的紅色區塊代表土壤液化高潛勢區,發生強烈地震時,可能會受到中度至嚴重影響。 閱讀全文

印度是全球經濟低迷中的曙光?

來源: 馬丁•沃爾夫,FT中文網 2016年03月18日

本屆政府上臺之際,印度經濟正遭遇急劇的消費價格通脹和巨額財政赤字。得益於油價下跌,印度的通脹率已從2013年的逾10%下降至不到6%。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預計將從2013-14年度(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5%,下降至明年的3.5%。印度經濟在2012-13年僅增長5.3%,預計2015-16年的增速將達到7.5%。 閱讀全文

國土法,給問嗎?地政學者戴秀雄來解答(二):公民力量決定國土未來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03月16日

台灣國土的最高指導原則,延宕23年的《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2015年終於完成立法。《國土法》將成為引領台灣土地良好規劃的根本?還是成為空有其表的規劃?這其中,「公民參與」扮演著重要角色。 閱讀全文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