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聞
保護千年藻礁 傾聽村民心聲
千年才孕育而成的藻礁因工業汙染、漂砂等因素,讓桃園縣境內27公里的藻礁僅剩大潭電廠以南的短短4公里堪稱完整,林務局預計今年5月將藻礁保護區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畫分3級。在此之前,縣府將針對在地的觀音鄉保生村、新屋鄉永安村、永興村民進行民調,傾聽民意。 閱讀全文
廢氣殺人 都市最大汙染源
台灣都市化發展快速,已有80%人口居住於都市,都市的生活品質卻不及格。在全球各個宜居城市排名中,即便是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也遠遠落後其他人口稠密的亞洲城市如新加坡、東京和香港等,我們的城市規畫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全文
中國官方:基礎建設萎縮大片濕地 加速水資源短缺
中國國家林業局(SFA)上月表示,自2003年至今,相當於荷蘭面積大小、34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濕地消失,萎縮近9%;政府若不介入,損失將持續擴大。 閱讀全文
我見我思-年年拚經濟
百年來,台灣從一個蠻荒之島蛻變為繁榮的科技島,人均所得逾兩萬美元,依聯合國的標準,已屬於高所得國家。台灣能有今日的成就,無非是全民拚經濟的結果。一個人均所得1000美元以下的貧窮落後國家,為了求生存,拚經濟當然是最重要目標;然而,一個人均所得逾兩萬美元的已開發國家,如果只把經濟成長當做是唯一目標,卻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社會包容、環境永續等目標,這是短視且不負責任的。 閱讀全文
短中長期氣候災難 台北盆地拉警報
由於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位處低窪盆地的台北市,短期面臨颱風、水災,中期面臨地震與海嘯,長期則面臨低窪區淹水、爆潮等氣候挑戰。 閱讀全文
海洋溫度步步高昇 颱風、豪雨頻繁
海洋溫度正在「步步高升」!過去60年間,台灣附近海域溫度已經提升2度,造成颱風形成速度增快、豪大雨發生更加頻繁。專家提出警告,近年颱風的風速、威力均為前所未見,去年侵菲的海燕颱風,衝擊程度甚至比龍捲風更甚千倍,提醒民眾提高防災意識。 閱讀全文
藻礁 千年海岸的愛與死
桃園縣新屋鄉永安漁港北側,每當低潮線時,一片完整的礁體顯露,礁體間生機盎然。此地地質資料一直記載為珊瑚礁,直到1998年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調查時才發現,這片礁體是由珊瑚藻為主建造的生物礁,推估至少歷經7000多年才形成, 國人由此開始認識藻礁。 閱讀全文
增長和全球化已非萬靈藥
面對著嚴峻的政治威脅,全球各地的政府往往求助於同一種靈丹妙藥——經濟增長。例如,當各國領導人試圖徹底鏟除恐怖主義時,他們會本能地以為,繁榮和就業一定是一項長期議題。當地區沖突(如東亞或中東)有失控之虞時,政治上的標準答案是加強經濟一體化。從歐洲到中國,政府均視經濟增長為政治和社會穩定的關鍵。 閱讀全文
歐盟2030減排40% 會員國有異議
歐盟公布2030最新排碳目標,希望在2030年以前,達成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0%,可再生能源需占歐盟能源整體比例27%以上,並希望提升至「約束性目標」(binding target)層次,不過具體作法是什麼目前仍未看見。英國大表反對立場,認為應該要考慮各會員國的能源及經濟狀況,德國則因為要從核能轉為再生能源的模式,表示支持新目標。 閱讀全文
台灣環境服務業登陸 潛規則不明 評估過於樂觀?
開放兩岸環境服務業貿易,官方不斷以「中國市場規模明顯較我方為大」、「中國為相當可觀之龐大市場」,「大致皆看好未來中國市場前景」,對於可能的投資風險卻隱而不提。曾於中國居住觀察的環保團體則指出,這種不務實的態度,恐怕讓兩岸因貿易交流而下修環保標準。 閱讀全文
GDP增速放緩能否造就良好環境?
對於中國領導人而言,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非常突出。現在霧霾遍佈中國,公眾已經充分意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政府的壓力很大,必須付出實際行動。 閱讀全文
澳大利亞艾波特政府的能源政策觀
在2013年9月舉行的聯邦大選中,較為親環境的澳大利亞工黨在內鬥頻仍的陰影下黯然下台,結束了長達10年的統治。右派政黨自由黨魁艾波特(Tony Abbott)聯合保守派國家黨聯合執政。據信,在艾波特總理領導下的澳大利亞,將成為另一個環境「流氓國家」。 閱讀全文
2014達沃斯在謹慎樂觀中閉幕
全球重量級的央行家和政府官員周六表示,對一些新興經濟體脆弱性的擔憂以及近期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應該不會挫傷人們對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的“謹慎樂觀”態度。 閱讀全文
伯南克的功與過
伯南克是傑出的學者,為美聯儲帶來了才華橫溢、博聞廣識的頭腦。對經濟史的瞭解幫助他阻止了一場可怕的恐慌。但他也犯過錯誤。歷史或許將賦予他正面的評價。但我們還需從他的美聯儲任期中學習不少教訓。 閱讀全文
中國力戒“經濟增長癮”
在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內,中國政府癡迷於追求經濟擴張。面對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後出現的海外需求大幅萎縮,中國通過聽話的銀行以及急於滿足中央經濟增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向經濟注入巨額信貸資金,擴大開支修建公路、港口、熔爐。雖然出口增長顯著放緩,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從10%下降為僅2%至3%,但中國經濟仍以接近兩位元數的速度增長。 閱讀全文
黃瑞茂:落實城市居住正義
大台北地區BOT開發案陸續動工,卻引爆許多土地徵收爭議,也升高「都更」衝突,遺憾的是,政府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缺乏「城市」概念,也忽略城市發展願景與居住正義。 閱讀全文
IMF措辭強硬批南韓操縱匯率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IMF質疑南韓的匯率政策之前,南韓央行高階官員今年初透露已準備出手干預阻升韓元;IMF影響力最大的成員國美國去年10月也針對南韓重啟匯率干預表達關切,要求要提高這類行動的透明度。 閱讀全文
張忠謀:台灣悶與亂 在人才不足
各國激烈爭搶人才,台灣的人才卻逐漸流失,多數企業都面臨戰力不足的窘境。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昨天再度為台灣經濟「把脈」,並開出「開放外國人才來台」這帖特效藥,直言台灣的悶與亂,全導因於「人才不足」。 閱讀全文
IMF就全球經濟弱點發出警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表示,隨著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勢頭如預期般轉強,較弱的新興經濟體面臨著資本突然外逃的風險。 閱讀全文
省電裝置是否是減碳萬靈丹?
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指的是以較少的能源提供相同的服務。舉例來說,一個省電燈泡(Compact Fluorescent Bulb)因為使用遠遠較少的電力就能產生同等光量,所以比傳統白熾燈泡更有效率。同樣地,和效率差的產品相比,一個高效率暖爐可以用較少的燃料來提高住宅室溫。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