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整治-治水與master plan
- 背景說明
-
1410億治水特別預算,是要追本溯源的找出水患解決辦法,並對症下藥改善水患問題,但就目前規劃來看,在缺乏資料統整和地方民眾參與機制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關心的是這筆龐大的預算會不會像過去的不當工程一樣,隨著下一次的大雨沖倒水裡?
基金會在2006年6月28日舉辦錢給了水患能了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立委及基金會河川顧問們,共同會診1410億治水預算後,提出了七大主張:一、治水問題在政策,應堅持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行政院應整合相關部會,並負政策成敗之責。
二、行政院必須提出治水綱要計畫,內容包括產業政策、土地使用的調整等非工程段,減少過分依賴工程手段。並盡速完成國土計畫相關立法工作。
三、治水政策及綱要計畫必須政策環評,逐年編列預算,並嚴格審核。急迫的治標性可先行。
四、治水計畫必須建立專業對話,考量永續發展、全球暖化等課題,加速修正相關法令與設計規範,落實於相關治水工程。
五、行政部門應強化民間參與及監督機制,以達到共同治理,永續發展的目標。
六、立法部門亦應強化溝通及監督機制。立法院目前一年一次治水預算專案報告易流於形式,應舉辦相關聽證會,廣納專業及民間意見。
七、社會應建立監督立法院及地方民意機關之監督機制,以免龐大治水預算落入政治分贓。民意代表同時應強化專業知識。 - 新聞導覽
-
國際水資源趨勢 星國淨化工業廢水
來源: 中央社 — 2018年07月16日氣候變遷讓水及廢水處理成為國際間顯學,與馬來西亞毗鄰的新加坡,不僅把水視為戰略資源,最近也有轉向研究轉換並淨化工業廢水的趨勢,而台灣則成為最佳取經對象。 閱讀全文
工商社論》嚴肅看待年年揮之不去的缺水夢魘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8年05月01日雖然目前台灣北部地區水情尚屬穩定,但南部地區已有8個月無明顯降雨,中南部的水情又要開始拉警報了。行政院長賴清德在4月19日聽取經濟部「107年度抗旱作為及防汛整備」簡報之後裁示,將以「5月底不進入影響民生及產業之分區限水」為目標,持續執行「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的措施,而且希望能把握適當時機實施人工造雨,以度過這次的枯水期。政府目前的「抗旱作為」,值得進行深入的探討。 閱讀全文
賴清德提4大對策 120年不缺水
來源: 中央社 — 2017年11月07日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提出開源、節流、調度、備援4對策,改善產業缺水問題;預期效益是到民國120年,北中南科學工業園區與工業用水不缺水,北中南東離島各區域供水穩定。 閱讀全文
國土規畫 學者憂中央地方不同調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7年08月09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8日邀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長陳繼鳴、黃書禮、楊重信、邱文彥、曾旭正、林盛豐、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陳吉仲、賴建信、詹順貴等人出席座談會,對於未來國土計畫的願景與轉軌作討論。 閱讀全文
43河川整治 打造台版清溪川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7年02月06日行政院4年內將投入630億元進行水環境建設,易淹水區域以縮減至18%為目標,自來水普及率可提升至94.35%,漏水率降至14%,每日常態供水能力將增加50萬噸,同時選出台灣43條河川,改善水質的同時,打造親水遊憩景觀河岸,媲美日本鴨川或南韓清溪川。 閱讀全文
桃機淹水不單純? 專家籲嚴防「短延時強降雨」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6年06月13日6月2日上午,兩個多小時的強降雨讓桃園機場泡在水中。雖然調查結果將淹水原因指向卵礫石阻塞排水系統,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分析桃園埔心測站資料發現,當天上午11時最大時雨量達82.5毫米,最大三小時雨量達150毫米,已經達「短延時強降雨」標準,很難單靠提高排水量來解決。下一次「短延時強降雨」來臨如何降低災情,已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閱讀全文
南勢溪崩塌擱置8年未處理 翡翠神話破滅 管理疏失致災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8月11日蘇迪勒颱風過境後,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黃濁的水,引發抱怨。學者說,翡翠水庫是全國水庫的模範生,這次出了狀況,讓人意外。翡翠水庫水源的南勢溪7、8年前就曾發現崩塌地,如果到現在都未處理,極可能是管理疏失造成這次災害。 閱讀全文
12年未修訂 環署《水污法》新增23項有害物質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04月29日環署28日上午進行「有害健康物質之種類修正草案」公聽會,配合放流水標準管制項目,提出將把「氟化物」修正為「氟鹽」、「有機汞」修正為「甲基汞」、戴奧辛增列為有害健康物質等,還要增列銦、鎵、鉬等重金屬及苯等有機化合物為有害健康物質。總計新增23項,種類從原本30種達到53種。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2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緣起
2004年六月立法院審查通過了一四一O億元治水計畫的第一期治水預算,在此同時,時報文教基金會與河川環境小組顧問們開始走訪台灣各地,邀集關心這塊土地的學者專家,與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地方政府等單位,舉辦多場座談會、研討會與活動,讓學者、地方民眾廣泛地參與並了解治水計畫,開啟中央與地方政府對話協調合作的機制,結合民問的力量監督預算、催生治水Master Plan。從看到河川大地遭受破壞滿目瘡痍,到治理對策的莫衷一是與支離破碎,以迄學者專家、社團民眾的奮發投入護養家園,本書記錄分享了這些年來台灣各界與水共舞的轉折過程,也一起見證台北縣與台南縣,逐步實現他們大河之縣夢想的步履軌跡…
相關文章請至...
關懷1410億治水事略2006.1.13
治水預算特別條例通過
2006.1.13
邀請荷蘭與國外學者舉行「在全球變遷下:未來都市水環境因應」座談會
2006.6
基金會結合中國時報策畫刊出水患治理專題報導
2006.6.26
立法院通過治水第一期特別預算
2006.6.28
治水預算通過後,基金會舉辦「錢給了,水患能了」座談會
2006.8.11
李鴻源、蔡勳雄與基金會討論1410億治水問題
2006.10
與河川環境保護小組共同拜會並與智庫蔡勳雄執行長等舉行座談
2007.01.8
2007.08.07
基金會邀集學者至七股潟湖現勘,並與台南縣長蘇煥智、水利署長陳伸賢徹夜舉行座談會
2007.12.28
與台南縣政府舉行「台南縣大河論壇」
2008.05.12
與台北縣政府舉行「台北縣大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