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河川整治 / 河川整治-屏東綜合治水

河川整治-屏東綜合治水

莫拉克災後,屏東面臨嚴峻的挑戰,更應省思為何在面對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是如此脆弱?似乎已默認「暴雨」天災及氣象觀測失準的主凶肇因 ,反而忽略與自然共存的真實意涵…

台灣自然環境的特徵是山高坡陡河短水急,屏東地區又屬於熱帶氣候,降雨頻繁且雨量豐沛,每遇豪雨即易發生土石崩落、洪水溢淹等災害,嚴重衝擊當地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加上沿海地區地層下陷,以及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降雨及海平面上升等威脅,更增加了水患發生的風險與危害。

2007年8月連續2周的大豪雨,和聖帕颱風帶來的降雨,造成屏東各地水患嚴重;2009年的8月莫拉克颱風,也使林邊鄉等地區被水淹沒長達半個月之久。面對日益常態發生的暴雨,及不斷重覆出現地災害,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臺灣環境如此脆弱?在短時間內即造成重大的傷害,有什麼是我們該檢討改善的? 又是否能先有防範於未然的動作?

基金會長期關注屏東地區水患治理的課題,希望能從國土規劃及流域綜合治理的角度,考量國土復育、環境營造、產業調適及社群資源等面向,透過跨域整合及部門合作,深入在地社區,推動整體性規劃與建設,協助屏東地區的永續發展。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