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

環境概況

大甲溪為台灣第三大河流,位於台灣中西部,北鄰大安溪,南界烏溪,流域多屬山嶺與台地約占90%,平地僅占10%。其上游有七家灣溪、合歡溪及南湖溪三大支流,於蘇木匯合順流而下至太保久附近與伊卡丸溪匯合後才稱為大甲溪。大小支流共22條,溪長124.2公里,流域面積1235.73平方公里,流域經宜蘭縣太平鄉、南投縣仁愛鄉、台中縣豐原市、東勢鎮、大甲鎮、清水鎮、和平鄉、新社鄉、石岡鄉、后里鄉、神岡鄉、外埔鄉、大安鄉等三縣十三鄉鎮,人口約有六十五萬餘人。

由於大甲溪流域大部分為山坡地及台地,致屬於直接生產用地如耕地、養魚池及山林地等僅佔全流域面積27.4%。因流域水源充沛、氣候溫和,極適合作物生長,農耕地利用情況尚佳,主要農作物有稻穀、水果、甘薯、甘蔗、雜作、蔬菜等。大甲溪上游、武陵農場、梨山地區等水庫集水區,是高經濟價值的水果蔬菜耕作區。在工業生產部分,主要集中於豐原區、清水區、大甲區等地區,目前工業以農加工業、製材業、塑膠加工業、紡織業等輕工業為主。

交通部分,大甲溪流域交通非常發達,有縱貫山線及海線鐵路、高速公路、台8線中部橫貫公路、台1及台3線公路與新竹--豐原線公路等可通至全台灣各地區。另外,鄉、鎮公路更四通八達。而台中港位於距出海口約8公里之左側海岸,是中部地區海運樞紐。

大甲溪流域上分布許多大型水庫與水壩,大甲溪上最早完成的大型水庫是天輪壩,之後石岡、谷關、青山及德基等大型水庫陸續落成。50年代起,台電公司為了開發大甲溪上游的電力,進行一連串的水力發電計劃,至今已經完成的有德基、青山、谷關、天輪、社寮角等五個發電廠,興建中的有新天輪發電廠,計劃中的有馬鞍發電廠。其中德基水庫興建完成於民國58年,為大甲溪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後於民國63年完成首期發電,其年平均發電量約3億7千萬度。民國60年,石岡壩建設完成啟用。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淤積水庫,從雪山溪、無名溪、七家灣溪、合歡溪等早期櫻花鉤吻鮭存活的高山溪流,直到橫流溪、裡冷、中科等中下游支流築起近二百座的防砂壩。

大甲溪 流域面積幹流長度計畫洪水量發源地
1,235.73km² 124.2km 10,300m3/sec 雪山山脈之雪山主峰(海拔3,886公尺)及中央山脈之南湖大山(海拔3,742公尺)
主要支流 南湖溪、合歡溪、七家灣溪、伊卡丸溪、志樂溪
水庫分佈狀況 德基水庫、青山壩、谷關水庫、天輪壩、馬鞍壩、石岡壩
流經行政區

宜蘭縣:太平鄉

南投縣:仁愛鄉

台中市:和平區、東勢區、新社區、石岡區、豐原區、后里區、神岡區、外埔區、大甲區、清水區、大安區

 

管理對策

水污染*節錄自經濟部水利署)

在河川水污染的部分,大甲溪的污染源主要來自家庭污水,其次為畜牧廢水及工業廢水。大甲溪流域自上游至下游有許多農業生產,加之中、下游地勢較為和緩,聚落、住宅、工業區遍佈,石岡壩以下的河川水質屬於丁類標準,僅能提供工業與灌溉用水。東勢、新社、石岡等地的家庭污水、工業廢水及畜牧廢水處理方式應以興建衛生下水道,改善水質,保障大台中地區的飲水安全。目前以定點定期的採樣檢測作為主要的水質監控方式。

早期洪氾災害的處理對策*節錄自經濟部水利署)

大甲溪的河川治理計畫早自民國19年即開始。如同許多台灣的河川一樣,過去大甲溪的河道時常改變。大甲溪未治理前,下游石岡至三塊厝間,主流河道左右變遷,三塊厝至濱海平原為扇形亂流,無固定主河道,經常遭受洪害。治理計畫民國19年開始著手,21年定案,範圍自山線鐵路橋至河口止,內容以建堤為主,將堤外原行水區域墾殖為耕地,計畫堤防共長19.185公里,對已建堤防、護岸均予利用。民國25年即依計畫於海線鐵路橋下游右岸興建六塊厝、南埔及左岸高美等堤防,完成河口地帶的防洪計畫。

光復後,河川治理以修復、保養受損河堤為主。民國62年由台灣省水利局(現經濟部水利署)重新檢討治理計畫,計畫重點著重於海線鐵路橋至山線鐵路橋,及東勢土牛附近居民密集河段的洪水災害河段整治。總計至民國80年止,共完成堤防32.4公里、護岸2.83公里、丁壩212座,自東勢、石岡以下河段防洪設施大致已具規模。民國82年再由前水利局規劃總隊(現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辦理大甲溪治理規劃,並完成「大甲溪治理基本計畫」,納入各年度計畫中辦理。

地震、洪災後大甲溪流域問題與治理對策

台灣本就為多颱風、地震的地區,在大甲溪流域上設置的許多水庫、攔砂壩,以及沿溪開闢的中橫公路,在長年的環境開發與天然災害的影響下,逐漸產生土石流、崩塌地、水庫淤塞等災害問題。據2010年4月「大甲溪流域綜合治理方案」之治理分析與對策,當前大甲溪流域主要的治理目標包括:

  • 河道治理
  • 集水區治理
  • 聚落保全
  •  交通建設維護
  • 重要基礎建設安全維護工程
  • 水資源利用

目前已完成「減災避災」為主的短期計畫(民國94至97年)。針對中長程(民國98至102年)的治理計畫,其規劃如下:

  • 促進流域環境資源永續發展
  • 實現國土復育之理想
  • 整合與推動流域各權責管理機關之經管理念
  • 實施整體聯合治理
  • 有效降低環境敏感地區之開發程度
  • 保育水、土及生物資源
  • 降低自然危害風險
  • 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 復育過度開發地區

歷年來大甲溪的重要管理對策有:

計畫名稱執行年份執行單位備註
大甲溪治理基本計畫 1993 水利局規劃總隊  
大甲溪治理基本計畫 2006.06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大甲溪流域綜合治理方案

2010.04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