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 略過導覽

個人工具
登入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首頁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Google Search facebook youtube
區段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疫情專欄
  • 活動訊息
    • 本會近期動態
    • 夥伴團體動態
    • 歷年焦點集錦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專家觀點訪談
    • 空間資訊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專家觀點訪談
    • 地方社會脈動
  • 閱覽室
    • 好書推薦
    • 基金會叢書
    • 影像紀錄
  • 友站連結
    • 國際組織
    • 政府機關
    • 民間團體
  • 捐款贊助
  • 關於我們
    • 創辦人生平
    • 組織架構
    • 志工園地
    • 大事記
    • 獲獎榮譽
    • 聯絡方式
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影響評估 / 核災與複合性災害 / 2010
Info
Info

2010

需結合全民建立防災救災典範
核能存在台灣 要勇於面對複合式災變
複合式演練首重離災、避災
地震頻繁的台灣 對海嘯應有所警惕
政府輕忽應對災害機制
應確保災害資訊的通知與聯繫機制
應將核能災害應變中心整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中央應給予地方資源應變複合性核子災害
汲取教訓 台電進行核能安全總體檢
全民應建立核能監督網 正視核安問題
核能 「還沒有看到以後的事情」
核電占台灣總發電量20% 然面對核災我們力有未逮
政府應深切思考NGO的主張
海嘯-黃輝煌.pdf
governments.jpg
國土法修法座談短訪

水水台灣-觀察與追蹤
  • 國土規劃
    韌性城市-城鄉發展政府組織再造河川整治-大河風貌河川整治-屏東綜合治水河川整治-治水與master plan河川整治-淡水河
  • 河川整治-新北市(北縣)綜合治水
  • 核災與複合性災害
  • 環境影響評估-國光石化
  • 環境影響評估-阿塱壹古道追蹤
  • 海洋與海岸-油污染
  • 環境永續與綠能
水水台灣-專家觀點訪談
水水台灣-專家觀點訪談
  • 氣候變遷篇
水水台灣-空間資訊
  • 空間資訊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Copyright © 2025 版權所有
Address: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 132 號 3 樓|Tel:02-2306-5297|Fax:02-2306-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