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新北首座社區型環教場所 揭牌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2月19日

「新北市汐止中正社區」環境教育學習中心十八日揭幕,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汐止中正社區於一○一年底通過環保署場所認證,也是新北首座社區型環教設施場所,提供民眾新春賞花、走春、學習新去處。 閱讀全文

2013「地球ㄧ小時」 植樹挽救烏干達森林

2013「地球ㄧ小時」 植樹挽救烏干達森林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年02月18日

「地球ㄧ小時2013」預計在東非烏干達建立世界第ㄧ座地球一小時森林,這個活動正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準備中。這個活動旨在減緩烏干達國內每月總計6000公頃的森林砍伐。 閱讀全文

奧巴馬應在氣候問題上做點實事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2013年02月04日

在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首次上任的就職演說中,承諾著手解決氣候問題——“擊退全球變暖的幽靈”。在他第一個任期的三大改革中,醫療改革和金融業改革均取得成就,只有碳排放限量與交易計劃(cap and trade)失敗。然而,就職典禮的意義正在於讓人們放眼未來。改革移民制度和限制槍支暴力固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二者均不及地球的健康重要。 閱讀全文

人與河川搶地 竹林綠帶不再

人與河川搶地 竹林綠帶不再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02月04日

東港溪原本供應民生用水,因養豬廢水汙染嚴重,經濟部予以解編,轉為工業用水。朱玉璽指出,東港溪解編之後,周遭土地陸續開發,結果是一連串人與河川搶地的過程,溪畔充斥魚塭、大型養雞場、人為不當填土、養豬場林立,宛如被遺棄之河。 閱讀全文

與樹共棲

與樹共棲

來源: 公共電視 2013年02月03日

行道樹,是都市之肺,台南市的綠意,更是時常為人稱道。但是近年,這裡的樹木,頻頻爆發不當修枝以及染病的問題。這些劫難,為何而生?我們該如何,與樹共棲? 閱讀全文

2050年木材需求增3倍 改善全球林業管理刻不容緩

2050年木材需求增3倍 改善全球林業管理刻不容緩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年02月01日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發表的《森林生命力報告》最新章節,到了2050年,由於人口增加、以木材做能量來源的需求也增加,將使得森林中被砍伐的樹木暴增三倍。這份報告在28日於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文具及辦公用品展(Paperworld)中發表,其中顯示,在接下來的30年中,紙類製造量與消耗量會增加為2倍,而整體木材的消耗量會變成現在的3倍。 閱讀全文

美國大量放空燃燒頁岩氣

美國大量放空燃燒頁岩氣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2013年01月28日

處於美國頁岩石油繁榮中心的企業,正在白白燒掉足以給芝加哥和華盛頓兩市居民供電的天然氣,這一做法令人對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越來越擔心。 閱讀全文

指定自然地景才能真正保護觀新藻礁

指定自然地景才能真正保護觀新藻礁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年01月28日

2007年5月中油進行大潭天然氣管線工程,拒絕將施工地點南移150公尺避開藻礁生長區,硬生生穿越破壞藻礁海岸,引起各界撻伐[1]。在農委會特生中心劉靜榆博士四處奔走感召之下,台北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與民間團體組成海岸生態小組,研究如何保護這片海岸[2]?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