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世界環境日 台積電、中鋼、亞泥等13企業聯手倡議2050淨零碳排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21年06月08日

為響應全球淨零碳排倡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與中鋼、中華電信、中鼎、日月光、台積電、台泥、玉山金控、亞泥、信義房屋、台新金控、國泰金控、新光金控和鴻海等13企業,於世界環境日(6月5日)成立「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將努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13家企業合計佔台灣GDP約45%,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佔約全國的19%,未來將邀請更多企業加入實踐零碳行動。 閱讀全文

加拿大助力打造野生動植物宜居環境

來源: 中時新聞網 2021年06月08日

加拿大的自然環境,持續孕育大地上的野生動物。 閱讀全文

投資人盯亞洲發電事業減排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年06月08日

全球投資人將要求製造最多汙染的亞洲發電事業減排溫室氣體,以實踐最新的氣候變遷目標計畫。 閱讀全文

聯合國報告:投資全球GDP 0.1% 就能解決氣候危機、生態崩潰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21年06月08日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如果要在本世紀中葉解決氣候、生物多樣性和土地劣化危機,全世界對自然的年度投資金額必須要乘以四倍。 閱讀全文

鞏固盟邦因應共同挑戰 拜登歐洲行任務清單一覽

來源: 中央社 2021年06月08日

本月11日到13日登場的G7高峰會,將聚焦COVID-19新變異病毒以及某些國家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此外還有氣候變遷、強化全球供應鏈和確保西方保持其對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技術優勢等議題。 閱讀全文

野生象群漫步雲南街頭 一路向北遷400餘公里

來源: 中央社 2021年06月08日

4月中旬開始,15頭野生亞洲象從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普洱、紅河、玉溪一路向北遷徙400多公里,並於近日出現在峨山縣城,距離省會昆明僅120公里,引發外界關注 閱讀全文

「我們以前用太多水了」:台灣乾旱節水成新常態

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1年06月07日

「我們以前用太多水了,」林女士本週在台中市中心說。「現在我們要適應新常態。」 閱讀全文

梅雨助攻 史上最長分區供水解除

來源: 中國時報 2021年06月07日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顯示,截至6日下午5時,石門水庫水位來到217.46公尺,有效蓄水量為4641.85萬噸,蓄水率為22.9%,但北水局副局長郭耀程仍呼籲,民眾還是要持續節約用水。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河川清流

林 聖芬

河川整治工程屬於公共政策的一環,公共政策的落實並非應由政府部門一肩擔起,民間的參與不僅能使政策推動更有效率,也不會發生政策與民意脫節的情形,而政府與民間共同承擔公共責任,其意義更是非凡。 閱讀全文

河川再造

林 聖芬

台灣水資源條件原本是相當得天獨厚的,平均降雨量是世界平均雨量的五倍,但由於人口眾多,每人平均雨量卻只有世界的六分之一,加上河川短而湍急,河川一雨成澇,不雨成旱,水資源匱乏、恐慌與災害不斷發生。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水利資源組織,將水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也就成為當下刻不容緩的最重要話題。 閱讀全文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