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能源轉型除了資料開放,空間尺度更需精準

來源: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2018年06月06日

資料的公開是能源轉型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全球的趨勢,但台灣政府目前開放的資料中仍有許多盲點,應當尋找適當的空間尺度,並輔以其他的社經及產業統計,才能真正以資訊公開帶動能源轉型。 閱讀全文

立院三讀水利法 防汛不忘節水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8年05月30日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水利法部分條文,新增「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將降雨逕流擴大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擔,並要求辦理土地與建築物開發需共同分擔滯洪、蓄水的責任。 閱讀全文

核二廠2號機重起再審

來源: 風傳媒 2018年05月28日

原能會審查核二廠2號機再轉案,要求台電書面答覆相關問題。新北市核安委員會29日表示,請原能會盡監督及把關之責,不要急躁同意核二廠2號機再起動,市民要的是安全。 閱讀全文

民進黨拚乾淨的煤 李富城擔憂台灣高乾旱危機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8年05月24日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從現在到6月3日前,都看不到梅雨滯留鋒面,將創下史上梅雨最晚來的紀錄,且不排除是「空梅」。 閱讀全文

富國與窮國二元分歧 氣候談判陷泥沼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8年05月18日

波昂氣候會議10日結束,代表們指責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重啟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分歧議題——富國拒絕滿足氣候融資需求。氣候媒體《Climate Home》報導,一位歐盟高階談判代表10日表示,歐盟和中國的政治領袖們必須介入,以打破巴黎協定實施談判陷入的僵局。 閱讀全文

跨海追垃圾 減塑、反焚、爐碴全方面探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8年05月16日

台灣曾是外媒眼中的「垃圾處理天才」,今年更推出擴大限塑政策,自豪於領先全球,但回顧生活周遭,馬路上隨處可見棄置飲料杯、免洗餐具,偏鄉底渣亂填、集塵灰亂倒,不禁令人反思,這樣的廢棄物政策是「藥到病除」還是「短暫的止痛藥」。 閱讀全文

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波昂會談200國凝共識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8年05月14日

聯合國4月30日至5月10日在波昂舉行氣候談判,為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制訂出操作手冊。今年一整年,各國將關注如何在2020年之前擴大其氣候行動的企圖心和執行力。所有國家都認為氣候行動是2020年巴黎協定實施前的關鍵。 閱讀全文

席娃博士:生物多樣性才能帶來真正營養的食物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8年05月11日

席娃博士(Dr. Vandana Shiva)是世界知名跨學科領域的環境農業倫理學家,大力推動綠色農業政策,提倡有機農業、反對基改食物。2003年《時代》週刊(Time)將其評為「環境英雄」,2010年《福布斯》雜誌(Forbes)也將席娃列為全球七大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今年應台大生傳系邀請,第三度來到台灣分享綠色農業經驗,除了在「亞太地區農糧與食物倫理國際研討會」(APSafe)發表演講,也與副總統陳建仁會面討論台灣有機農業,以及至法鼓山等地發表演講。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