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前水利署長陳伸賢支持前瞻治水 籲配套國土計畫

來源: 自由時報 2017年06月15日

從梅雨驟雨及氣候變遷所肇致災害而言,前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無論任何治水手段或前瞻建設,都只能達到基本保護值,在異常氣候加劇的情況下,「保證不淹水是不可能的」,提醒須加上配套,不然效果只能維持數年,甚至有別的災害產生。 閱讀全文

邱文彥》呼籲政府 要與民溝通 不是決定就不能改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7年06月14日

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表示,前瞻計畫應思考建設的「可逆性」,「現在我們要的,未必是將來子孫要的,但卻是未來子孫要付這筆錢」,政府應該與民眾進行跨領域的溝通,再決定建設的次序,「不是決定了就不能改。」 閱讀全文

近七萬間工廠佔用農地 農委會分三類:即拆、遷移、在地合法

來源: 上下游新聞市集 2017年06月13日

全台約有6.9萬座違章工廠中,部分工廠還占用農地,農委會拋出新解套辦法,現正進行全國農地盤點,現已完成九成盤查工作,盤查結果預計在六月底出爐、七月初對外公佈 閱讀全文

胡念祖》世界海洋日 海洋典章補破網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7年06月12日

今年聯合國為6月8日世界海洋日訂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這句話對過去1年面臨諸多挑戰的台灣,更是有如當頭棒喝,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及回應的答案,不就在海洋嗎? 閱讀全文

工程有極限 水利署長賴建信教民眾「耐災」訣竅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7年06月09日

0601的暴雨狂打過後,批判檢討聲浪不斷,有人要求加強治水,也有人批評不該迷信「工程手段」。8日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出席行政院會記者會受訪時坦承,防洪工程有極限,已完成防洪的區域仍有溢淹的風險,民眾要有「耐災」、「與水共生」的新觀念。 閱讀全文

危害國人健康 空汙防制大變革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7年06月08日

空氣汙染危害國人健康,全台發起找藍天運動,環保署昨也公布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將空品惡化警告等級分為二類別、五等級。 閱讀全文

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油價恐陷長期低迷

來源: 鏡週刊 2017年06月07日

川普上週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該協定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環保協定,參與國協議要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實質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節能減碳,但川普認為該協定內容對美國並不公平。 閱讀全文

都市熱島效應新研究 世紀末升溫可能破7°C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7年06月06日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最新經濟學研究,都會區熱島效應加劇暖化,可能減少11%的經濟產出。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