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以多元蓄水搶救缺水危機

以多元蓄水搶救缺水危機

來源: 漂浪。島嶼--munch 2015年01月05日

在社會憂心糧食安全危機,以及休耕補助該給地主與耕農,所造成的農糧、經濟問題背後,更讓人擔心是一片無水枯旱的大地,對於昆蟲、鳥獸造成的影響為何?甚至在生態系統的崩解下,會不會引發其他不同的問題,展開難以估計的蝴蝶效應。 閱讀全文

藻類除汙大突破 礦場毒水煉成貴金屬、生質燃料

藻類除汙大突破 礦場毒水煉成貴金屬、生質燃料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31日

一項突破性的研究計畫嘗試從英國Wheal Jane廢棄錫礦場中的有毒廢水,用藻類提煉貴重金屬,同時生產生質燃料。此計畫目前仍在初期實驗階段,如果證實可行,將為全球環境帶來龐大的益處。 閱讀全文

自然界的控溫術 太平洋強風答暖化停滯說

自然界的控溫術 太平洋強風答暖化停滯說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30日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和亞歷桑納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一種新的測量方法,分析珊瑚的化學變化後發現,熱帶太平洋信風的轉弱,和20世紀早期的全球暖化溫度有所關聯。 閱讀全文

善用伏流水,屏東二峰圳九十年不曾斷水 每天穩定供水八萬多公噸

善用伏流水,屏東二峰圳九十年不曾斷水 每天穩定供水八萬多公噸

來源: 上下游 2014年12月29日

最近台灣面臨乾旱危機,許多水庫蓄水量不到六成,乾涸見底。但九十年前由日本技師鳥居信平建造的二峰圳,以「地下水庫」方式收集河床下的伏流水,每天供應8.2萬噸的水給下游,比一座白河水庫還多。水資源專家丁澈士認為,台灣應多運用伏流水 取代蓋水庫為主的水資源政策(圖:二峰圳豐沛水源。圖片來源:屏東社區營造中心) 閱讀全文

全球暖化致小麥減產 升溫1度產量掉6%

全球暖化致小麥減產 升溫1度產量掉6%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26日

22日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全球小麥產量可能因為氣候持續暖化而顯著減少。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改寫糧食地圖 全球邁入高糧價時代

氣候變遷改寫糧食地圖 全球邁入高糧價時代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22日

利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屆締約國大會(COP20)與會人士警告,全球暖化和降雨規律改變等氣候變遷現象,正在改變熱帶糧食生產的地理特性,而這也是與會的糧食專家最關心的議題。專家擔心,如果熱帶國家沒有及時因應,糧食價格可能會上漲。 閱讀全文

2014全台珊瑚礁體檢:過漁依舊 台灣珊瑚礁覆蓋率50%以下

2014全台珊瑚礁體檢:過漁依舊 台灣珊瑚礁覆蓋率50%以下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19日

2014年全台珊瑚礁年度體檢成果昨(17)日出爐,綜合數據顯示,全台活珊瑚覆蓋率「一般」,指標性魚類與脊椎動物稀少甚至缺乏,可見過漁現象依舊嚴重。 在民宿、潛店業者等在地志工的協助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順利在台灣本島及外島共11個地點進行珊瑚礁體檢(ReefCheck),檢測地點涵蓋東北角/北海岸(鼻頭角、龍洞和美國小、野柳及番仔澳)、綠島、蘭嶼、小琉球、花蓮石梯坪、澎湖東西嶼坪、台東基翬和加母子灣。 閱讀全文

多搭大眾運輸 研究:2050年全球可省1百兆美元

多搭大眾運輸 研究:2050年全球可省1百兆美元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2月18日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交通與發展政策機構(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若從現在起至2050年,搭乘大眾運輸、步行或騎腳踏車的人數增加,可省下公共支出和個人支出至少100兆美元,碳排量每年也可望減少17億公噸。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