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公海服務全世界 你只關心200海里?

公海服務全世界 你只關心200海里?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9月19日

公海正面臨其生態系統健康和生產力週期性衰退。現在正需我們團結急切、果決地行動以逆轉這龐大的全球公共領域的衰退,否則將是一種對現在和未來世代不可饒恕的背叛。 閱讀全文

對抗氣候變遷 把森林還給在地社群吧!

對抗氣候變遷 把森林還給在地社群吧!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9月17日

環境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與「權利與資源行動組織」(Rights and Resources Initiative,RRI)共同發表研究指出,由當地社群合法管理的森林,砍伐率明顯較低。各國政府未能強化地方土地使用權與相關法律,將失去對抗氣候變遷的契機。 閱讀全文

汙水變自來水 人工濕地成新一代抗旱救星

汙水變自來水 人工濕地成新一代抗旱救星

來源: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9月16日

佔地2000英畝的費爾菲爾德(FAIRFIELD)濕地系統,可將原先流入墨西哥灣的廢水,轉為當地水庫額外65000加侖可用水進帳,氣候學家也預測,世界各地將面臨更長期且更頻繁的乾旱問題,而濕地系統可降低城市的用水壓力與對降水的依賴。 閱讀全文

因為食物太重要了!「綠農的家」吃出好環境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9月12日

再多財富都無法取代食物!不論科技多發達,人就是得吃才能活,而且食物無法合成、無法提煉,雖有變異加工,各類食材仍是赤裸裸長於大地、生於大地的動植物,或許現代都市人對自然轉變缺少關心,但沒有人會毫不在意吃下肚的食物怎麼產出,從產地到餐桌,可能是我們僅剩與自然環境最緊密的一條線。 閱讀全文

減碳 台灣應更積極行動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9月09日

氣候變遷可說是目前全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聯合國秘書長於今年九月廿三日召開氣候高峰會之前,今天法、德、英三國重申對聯合國將在二○一五年巴黎氣候會議通過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氣候協議的承諾。法、德、英三國的目標,和歐盟氣候外交倡議及國際間認可之目標,以工業化前的氣溫為基準,限制全球上升溫度平均不得超出攝氏二度。 閱讀全文

台灣如何實現用電零成長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4年09月03日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2014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提及用電零成長不切實際,這是務實的說法。理論上當然可能做到用電零成長,但必須在許多假設條件之下才能達成。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政治學:馬紹爾的政策方向

來源: 洞見 Insight Post- 國際事務評論網 2014年09月01日

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之中,南太平洋中散布16個國家與自治政府,其中人口僅占世界70億中的5%, 人口超過百萬的僅有巴布亞紐及內亞(Papua New Guinea)。與世隔絕的環境創造的生物多樣性卻是居全球前列。 國人對于小島國所知甚少,媒體對此區域也甚少披露;然而這些地勢低平的小島國是氣候環境變遷的前哨站,對於人類社會在環境議題上有重要的啟示。 閱讀全文

石化業及管線 專家:趕出高雄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3日

高雄氣爆掀起高雄石化工業的潛藏危機,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在立法院請願室舉行專家座談,居住在高雄的環工專家直指,不良城市規畫讓石化工業、油料倉庫將市區團團包圍,又欠缺有效管理,不只危及安全,更增居民致癌風險,呼籲石化工業及管線應逐步退出高雄。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