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與綠能
- 背景說明
-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新聞報導
-
2013年中國環境大事記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 2013年12月31日新年伊始,中國中、東部多個地區被霧霾籠罩。2013年在全國人民對空氣污染的高度關註之下拉開了序幕。 閱讀全文
鳳山溼地啟用 淹水之苦有解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12月31日費時一年打造的鳳山溪都市生態濕地公園昨天完工啟用,未來不僅可以成為中崙社區居民假日休憩的好地方,如遇大雨還可容納近5200噸的滯洪量,讓鳳山溪下游居民免受淹水之苦。高雄市長陳菊感謝市府團隊的努力讓高雄溪流越變越美麗。 閱讀全文
2013:中國環境為何持續惡化?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 2013年12月27日過去一年的中國環境,真是險象環出,危機四伏。總的說來,環境狀態仍然急劇直下,惡化趨勢不止。同時,中央政府出台“大氣十條”治理霧霾、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用制度治理環境,顯示了決心。但環境惡化如失控的列車,若不用更強有力的手段糾偏,環境災難將層出不窮。目前來看,治理環境最核心的方法,如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官員問責,仍未強力啟動。 閱讀全文
美研究:水壩、海堤改變臨界值 濕地喪失運作機制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2月25日根據弗吉尼亞海洋科學學院和史密森環境研究中心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回顧論文顯示,無外力干擾狀態下,沿海濕地可有效阻擋海平面快速上升,但人類可能破壞這些濕地所提供的防禦效果。 閱讀全文
快快設立海洋保育署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12月24日據悉這次立法院的院會可能會包裹表決通過行政院組織再造的一些部會,包括成立「海洋委員會」,這並非學界及民間乃至馬總統競選政見中所希望的「海洋部」。如就目前行政院版本的海委會的組織架構,其下只有「海巡署」1個署,及包括「海洋資源處」在內的5個處。但因編制員額少,經費有限,員額也可能多由主導執法及非保育專長的海巡署的原有人力調撥過來,實難發揮功能。 閱讀全文
只見垃圾不見沙 竹彰海灘最髒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12月24日環保人士實地走訪全台調查後,昨天發表台灣海岸踏查報告,為台灣各縣市海岸劣化程度打分數,海岸劣化最嚴重的前五名,分別是新竹、彰化、桃園、高雄與台中,其中桃園和彰化九月初才因海岸特殊景觀,被同單位選為台灣最美九大海景之二,成為集美麗與醜陋於一身的兩個海岸。 閱讀全文
走出核電爭議迷霧 綠盟推出「綠色經濟」報告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2月23日「台灣如果廢核會缺電嗎?」、「電價調漲會不會影響產業競爭力、抑制GDP?」然而,核電是否等同於發展,GDP真的會帶來幸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22日發表《從核電爭議中撥雲見日──綠色經濟報告》,以聯合國綠色經濟思潮來駁斥當局的「經濟恐嚇術」,並提出「超越GDP」的政策討論。 閱讀全文
海洋吸碳量驚人 CO2將可存海底
來源: 台灣醒報 — 2013年12月18日美國德拉瓦大學研究發現,海洋吸附二氧化碳的量相當驚人,北極洋一年吸碳量就高達58兆噸,另外,位在近岸的海洋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同樣令人大開眼界,約等同土耳其一年的碳排放量。因此許多科學家紛紛投入研究,希望能將二氧化碳儲存在深海底,解決地球暖化的困境。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