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水水台灣 / 觀察與追蹤 / 環境永續與綠能

環境永續與綠能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新聞報導

當台灣成為氣候變遷最危險的地區

來源: 中國時報/陳長文 2021年05月03日

最近《經濟學人》以雷達圖上的台灣為封面,左有大陸五星旗,右是美國星條旗,以光點象徵軍機、軍艦,並指為「地球上最危險地區」。兩岸關係近來確實兵凶戰危,原因複雜多變,不過筆者今天要談的主題是氣候變遷的挑戰! 閱讀全文

台積電打造綠色供應鏈,碳足跡、減碳將列採購指標

來源: 多元 2021年04月28日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台積電積極打造半導體綠色供應鏈,除了增加投資再生能源,也要求自家供應鏈跟進「綠化」,擬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攜手機台設備商合作開發半導體節能綠色機台,109年節能團隊提出272項節能行動方案,成功省下2億度用電量。 閱讀全文

全球減碳支出 115兆美元起跳

來源: 工商時報 2021年04月28日

編按:全球化的人口擴張、經濟發展快速,人流、物流移動,間接影響地球生態發展,氣候變遷刻不容緩,政治、經濟、環境、金融、科技、公衛無一不幸免。國際再生能源總署3月時指出,全球若要達到氣候目標,到2050年將投入115兆美元於太陽能電、電動車等潔淨能源,如此才能讓全球氣溫上升減緩至攝氏1.5度。 閱讀全文

劉文雄/科技助淨零碳排 經濟新契機

來源: 聯合報 / 劉文雄/工研院院長 2021年04月28日

今年二月份,炎熱的德州竟遭暴雪肆虐,酷寒景象仿如電影場景,全球真切感受到地球正在哀號。氣候變遷的挑戰,已來到你我身邊,台灣創下五十六年來首次豐水期無颱風過境紀錄,面臨旱災考驗。過去人們為加速工業進程,過度使用化石燃料,帶動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使得全球暖化加劇。 閱讀全文

地球自轉軸加速漂移:40年移動4公尺 研究指向冰川融化、抽取地下水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 2021年04月28日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發現,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暖化導致大量冰川融化,竟使地球自轉軸明顯偏移。 閱讀全文

台積震撼彈 減碳列採購指標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年04月27日

為響應全球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台積電擬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 閱讀全文

救空氣品質 多管齊下減排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年04月27日

根據環保署空品站長期資料分析,台灣PM2.5呈現逐年下降,其主要受到台灣本地汙染排放減量以及境外汙染逐年改善影響,但中央大學大氣所教授鄭芳怡卻直言指出,「此下降趨勢與民眾感受似乎有顯著落差」,多數人認為空氣品質沒有顯著改善。 閱讀全文

海岸災害防治區首例 海精光電場完成海審會小組初審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21年04月27日

新加坡商美歐亞能源(Maiora)計畫在彰化縣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興建一93公頃的海精光電場,也是國內首座位於一級海岸防護計畫區「災害防治區」的光電場開發案,今(26日)進入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海審會)審查。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