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與綠能
- 背景說明
-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新聞報導
-
英國新核電廠 可能蓋不成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3月18日按照計畫,英國能源部將在十九日宣布興建新的核電廠,也是將近廿年來的第一座。不過,新核電廠完全未照計畫行事,不僅已延宕四年無法定案,且因最低保證電價談不攏,能否興建仍無定數 閱讀全文
太陽能未臻成熟 可從屋頂開始
來源: 中央社 — 2013年03月17日核四議題讓太陽能再受一般大眾注意。太陽能導電漿廠碩禾董事長陳繼仁表示,核四預算不如拿來建太陽能電廠;研究機構集邦則認為,可更積極鼓勵屋頂型。 閱讀全文
關燈之後的氣候變遷調適契機:海綿城市
來源: 新頭殼 — 2013年03月17日今年3月23日是每年1度的「地球1小時」,全球超過2億人口、152個國家都在此時,以關燈這個小行動,號召更多民眾關注節能減碳與氣候變遷的問題;荒野保護協會更提前在323的前夕,提出氣候變遷調適的新措施「海綿城市」的概念與做法,持續關注在每年關燈這1小時之後,城市長期的調適措施。 閱讀全文
廢核缺口 再生能源吃得下?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3月13日廢核後,電價「漲定了」,但是否有再生能源可以取代核能?學者和再生能源業者看法截然不同,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表示,再生能源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間,「不可能取代核能」;但風力發電大廠英華威副總王雲怡則表示,「當然可以」。 閱讀全文
租地架太陽能 地主:錢難賺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3月13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沿海一帶,林邊、佳冬首當其衝,當地養殖業者數十年心血全付諸流水,卻也意外催生出今日的「養水種電」,去年一整年全縣四十三公頃面積,實際發電共二八五○萬度、換算成金額高達二億元,但部分居民仍表示,與預期有所落差。 閱讀全文
停種檳榔 豐富生態重回土地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3年03月13日多多種樹真的對大自然好嗎?地球公民基金會在植樹節這天召開記者會,呼籲自然復育比人工造林更符合大自然法則,更能維護國土保安。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