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與綠能
- 背景說明
-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新聞報導
-
提升農業用水效率 陳吉仲:將加強轉型旱作、強化灌溉設施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1年03月23日水情吃緊,目前全台農田停灌面積已達7.4萬公頃,佔灌區的24%,創歷史新高。昨(22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諸多立委就質疑,「每次缺水都犧牲農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表示,「就算水庫的水都給農業用也不夠」,停灌措施是為了減少農民損失,而非為了民生、工業用水退讓。
閱讀全文
洪患乾旱有跡可循 研究:氣候變遷正在改變全球河流流量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1年03月17日獨立報報導,根據一份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河流的流量。 在歐洲北部等地區,氣候變遷使河流流量增加,而南歐、澳洲南部和南亞部分地區的河流流量減少。河流流量增加可能導致洪水氾濫,而河流流量減少可能促使乾旱。
閱讀全文
全台擬增6海淡廠 總供水70萬噸
來源: 中國時報 — 2021年03月17日中南部水情吃緊,新竹水庫存量也不足,將影響新竹科學園區作業,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提出鑿井說引議論;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昨質詢時建議王美花,能否使用海水淡化廠,使用者付費就好了?王美花坦言,確想在新竹地區規畫長期海淡廠,以專管方式供應。據了解,目前規畫新增6座海淡廠,總水量達70萬噸。
閱讀全文
籲麥寮電廠加速脫煤 環團公布2020年PM2.5監測 雲林7年奪「空污冠軍」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1年03月16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健空盟)今(15)日公布2020年手動PM2.5監測資料,雲林縣再度蟬聯全台空品最差的縣市。台健空盟表示,統計過去8年,有7年都是雲林縣拿下空氣品質最差的縣市,呼籲政府加速麥寮電廠脫煤。
閱讀全文
中南部水庫幾乎見底 經長:持續盤點水資源增調度
來源: 中央社 — 2021年03月15日水情嚴峻,經濟部長王美花15日表示,在天降甘霖前會持續盤點新水源或增加調度,並與地方政府密切溝通。圖為14日曾文水庫上游集水區幾乎乾枯,漸漸地在湖底形成奇異的圖騰。
閱讀全文
麥寮接氣站救三接 台塑化、經濟部都否認
來源: 中國時報 — 2021年03月15日外傳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引發的藻礁公投風暴,蔡英文總統找上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協助求火,獲王文淵正面回應。不過,經濟部與台塑化同聲否認。
閱讀全文
藻礁公投若過將缺電 工商團體呼籲 重啟核電
來源: 中時 — 2021年03月11日藻礁公投引發能源短缺危機!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昨日表示,藻礁公投即將成案,一旦通過的話,台灣將面臨缺電危機,政府應該超前部署,公布全國能源供需報告,以及減碳時程的儲備政策,並考慮重啟核能發電。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建構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