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與綠能
- 背景說明
-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新聞報導
-
張翠容專欄:從反核到能源自主革命─德國經驗
來源: 風傳媒 — 2014年04月23日台灣社運界重回核四議題,公民不核作行動再次吸引社會眼球。反觀香港,香港人對核能的討論一向冷漠,即使最近香港政府推出香港能源組合諮詢文件,這涉及到香港使用核電的比例,但大眾可能只關心到電費的問題。
閱讀全文
一隻都不能少 白海豚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劃定了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4月22日族群數量不到100隻,極度瀕危的白海豚,在地球日前夕,終於確定以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保護。林務局完成的規劃案,已通過農委會核定,進入預告、公告程序,一旦完成公告,台灣將擁有第一座海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閱讀全文
納法保護 觀音藻礁變野生動物樂園
來源: 聯合報 — 2014年04月16日農委會昨正式公告「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類別及範圍,納入野保法保護,接下來將由桃園縣政府依法公告這塊區域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閱讀全文
碳稅 vs. 碳交易,哪個好?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4月16日經濟學家認為,因廠商和家戶缺乏減碳誘因,若放任市場自由運作,溫室氣體排放量恐將大幅增加。因此,經濟學家建議導入汙染者付費的原則,透過碳稅或碳交易機制,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訂價。
閱讀全文
聯合國報告:控制全球升溫 急需改革能源與產業結構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4月1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13日在柏林發表了第五份氣候變遷報告(AR5)的第三專章,指出全球必須停止依賴石化燃料,以避免氣候變遷帶來毀滅性的改變。
閱讀全文
從慈濟變更保護區 看台北都市發展政策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4月11日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歷經十多年的爭議,4/10第5度送入台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保護區是否能因公益、環保等理由變更?正反方激烈交鋒,吸引上百位關心此案發展的民眾到場。本文為作者於現場第一手觀察記錄,並分析台北市政府的都市發展政策。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建構中.....敬請期待